学科美育需要突破学科知识本位的立场,不是简单地将美和艺术的内容加入学科,促进学科知识的有效教学,也不是让学科教学完成学生审美、艺术知识技能掌握的目标,而是站在整体育人的立场,最终实现学生感性与理性的统整发展。
教育部《关于全面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提出,“以浸润作为美育工作的目标和路径,将美育融入教育教学活动各环节,潜移默化地彰显育人实效”,“构建完善艺术学科与其他学科协同推进的美育课程体系”。《通知》在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2020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基础上进一步强调,美育实施路径不只是艺术教育,其他学科也需要融入美育,实现美育价值。因此,开展学科美育成为未来学校美育改革的重要方面。为了更好地指导实践,需要在学理层面进一步阐述学科美育的内涵、目标追求和实施路径。
在理解学科美育之前,首先需要阐明什么是美育。美育是围绕人的审美活动所展开的育人实践,审美的独特性和价值决定了美育的内涵和目标。德国哲学家鲍姆嘉通明确了审美是感性认识,即“美的思维”,是获得感性表象的能力。它主要表现为感受力、想象力、创造力、趣味性,同时也包含逻辑和理性思维能力。所谓美就是“感性认识的完善”,即感性表象能够清晰、生动、丰满地呈现对象的内涵和意义,两者达到和谐统一。反之,则是丑。
德国哲学家康德进一步提出审美是无功利的情感判断。它既不是生理物欲的快感,也不是仅依靠逻辑思维、道德理性对普遍性的追求,而是与对象的表象紧密结合,在逻辑思维和想象力的共同作用下,所达成的外在形式与主体心灵的和谐一致,这时的愉悦感即美感。美感不带有功利性,是自由、无私的,具有普遍有效性。康德不仅确认了鲍姆嘉通对审美的感性认识定位,而且强调审美由于与功利无关,且具有超越性的想象力参与,因而它能够通达普遍,成为道德的象征,能够提升人的精神世界。
德国哲学家席勒继承了康德的观点,针对资本主义发展带来的人的感性和理性的分裂,提出通过审美实现人的完整发展。他在著名的《审美教育书简》中首次提出了“审美教育”的概念,即“有健康的教育,有审视力的教育,有道德的教育,也有趣味和美的教育。最后一种教育的意图是,在尽可能的和谐之中培养我们的感性和精神的整体”。趣味和美的教育就是审美教育,简称美育。
由此可见,美育的本质属性,不是指向艺术知识技能掌握的教育,也不局限于艺术教育,而是通过多样的审美活动,指向人的情感充盈、想象丰富和精神提升的人文教育。因此,《意见》明确指出:“美育是审美教育、情操教育、心灵教育,也是丰富想象力和培养创新意识的教育,能提升审美素养、陶冶情操、温润心灵、激发创新创造活力。”学科美育通过充分挖掘学科的美育资源,在教育教学中促进学生感性认识能力和精神价值的提升。学科美育需要突破学科知识本位的立场,不是简单地将美和艺术的内容加入学科,促进学科知识的有效教学,也不是让学科教学完成学生审美、艺术知识技能掌握的目标,而是站在整体育人的立场,最终实现学生感性与理性的统整发展。
具体而言,学科美育的目标追求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
首先,促进审美思维与科学思维的统整,提升学生创造力。审美思维主要表现为感知觉、直觉、想象,而科学思维侧重于逻辑、分析和判断。长期以来,在主知主义的影响下,教育更多关注学生逻辑思维的发展,而忽略审美思维的价值,造成了学生的片面发展、创造力的欠缺。其实,思维是基于感觉的,无数事例都证明了科学发明、创造和对人类社会生活的理解,不仅仅依靠逻辑思维,还需要感性形象、情感体验和想象的积极参与。许多科学家都是将视觉、听觉等所感受到的各种形象、感觉和记忆融入自己的思考,从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同样,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没有敏锐的观察、体验、共情和想象,也不可能有对他人和世界的深刻理解。因此,各学科教学要有意识地打破逻辑思维占主导的课堂,充分调动学生的感知觉、想象力,丰富他们的情感体验,实现两种思维的对话。这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学科内容,而且有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其次,实现客观事实理解与人文价值追求的统整,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学科教学往往侧重于告诉学生世界是什么,教会他们以何而生的技术和手段,而忽略了学科知识对于人的情感和精神世界的塑造。将美融入学科可以促进这一目标追求的实现。按照马克思主义实践美学观,美是人类社会生产实践的产物。人类在原始生产劳动中,逐渐认识和把握了节奏、韵律、对称、均衡等自然规律和秩序,并且在遵循和运用这些规律中创造了美,所以美体现的是人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相统一的自由创造,是自由的形式。科学美展现出人对宇宙自然规律的探索精神,社会美彰显了人的丰功伟绩,艺术美则在生动形象中积淀着人的生命情感和意义。学科美育需要引导学生在对学科之美的感受中,去体悟各学科之美所蕴含的“人之为人”的实践力量和创造精神,唤起学生积极探索、创造的愿望和动力。此外,人在实现外在自然人化的过程中也实现了内在自然的人化,使人类具有了审美的能力,产生了美感。美感超越了生理的快感,具有社会性和理性。这也正是康德所说的审美的无功利性,审美能够净化和升华人们的情感和精神。20世纪初,我国以王国维、蔡元培为代表的思想家、教育家正是因为看到了审美使人情感纯粹化、高尚化,提升人生境界的价值,所以才积极将中国传统的心性美学与德国古典美学相结合,提出通过审美拯救国民性,推动社会变革。因此,学科美育要将客观知识的学习与个人的经验、感悟相结合,引导学生在学科审美中实现情感陶冶和精神自由。
最后,促进教育教学自身的审美化。可以说,这是每门学科教学的最高追求,也是促进学生发展的必要保障。教育教学的审美化不只是体现在以往所强调的教学艺术,如教师言语、行为举止、板书、教学结构等教学要素和形式的审美化,而是要将教育活动作为人类特殊的生产劳动,遵循美的规律。马克思指出:“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构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处处都把固有的尺度运用于对象;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美的规律正是人在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感性与理性的和谐统一之中进行自由创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感受学科所彰显的人类智慧和创造力之美,而且要在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经验、情感,让学生感受到知识学习的乐趣、思维碰撞的火花、心灵对话的感动,使整个教育教学过程成为师生平等交流、身心愉悦,想象力和创造力被激发以及实现生命成长的场域。这是教育教学真正的审美化。
那么如何达成上述学科美育的目标追求呢?首先,要充分挖掘学科之美,比如自然学科中和谐、对称、简洁等形式美,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人性崇高之美等。通过生动形象的学科之美的呈现,将学科内容形象化、生动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心灵感悟。其次,改变传统讲授式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游戏教学、实验(实践)教学等方式,增强学生体验,将知识学习与学生的经验、情感以及动手实践相结合。最后,引导学生将学科知识技能的学习与艺术化的创作和表达相结合。在表达方式的转换和结合中,不仅要发展学生的审美和艺术创作能力,而且要加深学生对学科知识的理解,激发新的想法和行动。
(作者系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美育学专业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