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坚持系统观念,强化预算绩效全过程监管,全面提升资金使用效益
坚持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将经费监管工作深度融入预算绩效管理全过程,引导预算单位强化预算管理,优化资源配置,将更多资金投入到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服务教育强国建设重点任务中去。一是聚焦事前审核,把好预算编制关。持续完善重大项目核心指标体系,不断扩充部门预算项目绩效指标库,认真做好预算编报咨询辅导,协助开展预算编制基础数据审核、部门预算项目评估评审、预算绩效目标审核等工作,督促预算单位进一步夯实预算编制基础,增强预算编制的科学性、规范性和准确性。二是加强事中监控,把好预算执行关。定期对绩效目标实现程度和预算执行进度实施双监控,分析偏离原因,及时纠偏,促进资金使用达到预期目标。三是强化事后评价,把好预算问效关。统筹运用绩效自评、重点项目绩效评价和单位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探索更加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跨年度评价周期,提升评价工作质量,推动评价结果运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二、凝聚监管合力,加强经费使用全方位监管,全面提升财务治理水平
坚持经费分配到哪里,监管就延伸到哪里,充分发挥教育经费监管在维护中央政令畅通、严肃财经纪律、防范财务风险、提升财务治理能力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一是注重日常监管。加强对直属高校、直属单位大额资金流动和财务运行风险的实时监控,及时预警、及时反馈,有效防范化解财务风险。二是强化专项监管。聚焦重大政策落实、重大风险防范、重点项目资金等关键领域开展专项监督,配合实施教育财政资金监管专项行动,做好中央对地方教育转移支付资金监管,推动教育经费使用安全规范有效,更好服务教育事业发展。三是加强内部控制建设监管。组织开展内部控制执行监督和内部控制规范建设评价,推动直属系统进一步完善内部控制体系,健全内部治理机制,提升内部治理能力。四是贯通协同各类监督。积极推动财会监督与审计监督、统计监督等同向发力、同频共振,形成监管合力。扎实做好直属单位、直属高校经济责任审计整改“下半篇”文章,完善审计整改跟踪长效机制,推动源头治理,紧盯问题对账销号,巩固深化审计成果。配合做好教育经费统计监督工作,组织开展教育投入和经费统计调研,认真做好教育财务信息公开核查工作。
三、秉承守正创新,注重监管履职能力建设,全面提升监管工作质量
坚持党对教育经费监管工作的全面领导,牢牢把握经费监管的政治性、专业性、纪律性,全面提升监管履职能力,强化服务意识,寓监管于服务中,充分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不断创新监管方式、增强监管能力、提升监管质量。一是数字化赋能教育经费监管。实施教育经费监管数字化提质扩优行动,激发数据汇聚效能,充分发挥数字化对教育经费监管高质量发展的驱动引领作用。持续打造全国教育财务信息交流服务平台,加强对党中央决策部署和财经政策的宣传交流。深化教育财务管理服务平台建设,不断挖掘数据潜力,进一步推进教育财务数据治理、整合、共享,实现智慧经费监管服务可视化。强化教育经费监管业务支撑平台建设,有序推进经费监管业务系统迭代升级和集约整合,融合教育财务数据通道,加强平台风险预警监控能力和数据智能分析运用能力。优化升级直属单位财务共享平台,为直属单位提供规范化的会计核算和高质量的财务管理服务。二是强化监管成果分析运用。加强对直属系统财务数据和监管发现问题的深度分析,强化风险研判,精准财务画像,为主管部门决策提供参考依据。三是加强监管队伍建设。做好教育财务干部培训,落实好教育财务干部培训中长期实施方案和年度培训计划,建好用好教育财务干部网络学习平台,开发建设高质量培训课程,推进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学分互认,推动教育财务干部培训全覆盖,提升教育系统财务干部整体专业水平。加强中心干部自身建设,着力在重大任务、重点工作中培养干部、锻炼干部,努力打造一支“信念坚定、业务精通、作风务实、清正廉洁”的高素质专业化监管队伍。
扫描访问手机站
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