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董事长致辞
研究中心简介
中心领导
研究指南与项目
指导委员会
研究队伍
媒体集萃
新闻动态
西译新闻
研究中心动态
西译教育参考
校外资讯
审核评估
学术动态
智库观点
教育资讯
资料下载
研究之外
丁祖诒专栏
媒体丁祖诒
访谈丁祖诒
追忆丁祖诒
解读丁祖诒
董事长专题
校内活动
校外活动
媒体报道
西译之星
校友之星
学子之星
教师之星
教育世家
西译视频
政策研究
政策解读
政策查询
校史档案
史志编研
史料征集
数字档案
西译文库
纪念专题
加盟报名
在线留言
联系我们
网站首页
>>
学术动态
>>
教育资讯
>>
查看详情
培育法治沃土 涵养教育家精神
2025-04-10 14:32:39
张文斌
2023年9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致全国优秀教师代表的信中强调,希望你们和全国广大教师以教育家为榜样,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总书记在致信中首次提出并深刻阐释了富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家精神,为广大人民教师确立了精神坐标,是新时代努力做“经师”和“人师”相统一的“大先生”的行动指南。培养教育家是一项长期工程,需要持之以恒、久久为功。要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作用,深入推进教育法治工作,为涵养教育家精神、服务教育家成长提供支持和保障。
涵养教育家精神,要厚植教师法治情怀。法治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教师承担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重要使命,应当将法治情怀作为基本的职业底色和价值追求。要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坚定信仰者。宪法法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宪法以根本法的形式规定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规定了国家根本制度和人民基本权利,规定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其中蕴含着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理念和对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追求。树立“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必然包含着对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尊崇和信仰,对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和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要做社会主义法治的模范践行者。道德是心中的法律,法律是成文的道德。教师要陶冶“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就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成为学生的榜样,成为社会的标杆。要做社会主义法治的积极传播者。对学生进行法治教育、从小培育孩子们的法治信仰,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础工程。法安天下,德润人心。要做到“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境界,教师需要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精神、核心要义、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以法治理念育生化人,把法治融入课程教学和教育管理中,在孩子们的心中种下法治的种子。
涵养教育家精神,要提升依法执教能力。教师肩负着公共教育的职能,是国家教育权的具体承担者和组织实施者。因此,教师享有个体权利的同时,也行使着公共“权力”。教师在进行教育教学、学生评价(包括成绩评定、品行鉴定、评奖评优、升学推荐等)、学生管理的过程中,要遵循公平公正的法治原则。要遵守规则依法开展教学。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教师的基本法定义务,也是成为教育家的基础。要深刻理解和自觉遵守法律规定和职业道德,履职尽责,落实好国家规定的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完成教育教学任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要善用规则科学实施教育和管理。教育是一门艺术。教师要具备“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达到艺术的境界,无疑要以掌握规律、善用规则为前提。教师对学生不仅要敢管,更应会管、善管,实现管理育人、制度育人。要把握教育和管理的规律并艺术地加以运用。比如,实施教育惩戒时要心中有爱、行止有度,结合学生性别年龄、个性特点、认知水平等审慎选择适当的教育方式,以求最佳教育效果。要创设规则勇于开拓创新。教师要秉持“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善于制定新的规则,以制度支持开拓创新,以规则总结提炼规律,形成经验并影响带动其他教师,甚至一所学校、一个区域的发展。要善于把探索形成的先进教育理念转化为学校的规章制度,提升学校治理水平。
涵养教育家精神,要营造良好法治环境。教育家的成长需要适宜的社会条件,营造适应教师发展的法治环境是重要方面。要深入落实依法治校。学校要以章程建设为中心,着力规范学校的内部治理结构和权力运行规则,为优秀教师脱颖而出创造宽松氛围;要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等保障教师参与学校管理的权利,激发教师主人翁热情;要建立公平、公正的教师评价标准和程序,让“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好老师,能够在评价中得到承认和保护,形成正向激励机制。要扎实推进依法行政。政府要依法落实教师工资待遇、福利、学习进修、休息休假等权利,让教师成为全社会羡慕的职业。要转变政府职能,切实为基层教师减轻负担,让广大教师从不必要的材料填报中解脱出来,从不必要的非教学活动中解脱出来,从不必要的评比竞赛中解脱出来,真正实现潜心教书、静心育人。要大力弘扬尊师风尚。全社会要树立正确导向,大力宣传和弘扬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和高尚品德,健全教师荣誉表彰体系。要营造清朗教育环境,对于“校闹”等扰乱学校教育教学秩序或者侵害教师人身财产权益的行为予以坚决打击,对于恶意抹黑教师形象、编造不实信息的媒体依法追究责任。要落实家庭教育促进法等规定,积极探索推进协同育人,构建和谐家校关系。
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教育家精神是全体教师乃至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价值追求和精神坐标。政策法规司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扎实推进教育政策研究和法治建设工作。推动教育家精神入法入规,加快推进教师法的修订工作,完善教师管理和服务的法律制度体系;推动教育部门依法行政,积极维护广大教师合法权益;推动各级各类学校依法治校,营造自由平等公正的教师发展环境,让教师在法治的沃土上成长为“大先生”,让教育家精神在教育强国之路上闪耀。
(作者系教育部政策法规司司长)
标签:
教育家精神
立德树人
丁祖诒教育研究中心
陕ICP备2022003684号-1
电话:86-29-85893146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太乙宫街办太乙正街182号
技术支持:
丁祖诒教育研究中心
网站首页
新闻
搜索
购物车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