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董事长致辞
研究中心简介
中心领导
研究指南与项目
指导委员会
研究队伍
媒体集萃
新闻动态
西译新闻
研究中心动态
西译教育参考
校外资讯
审核评估
学术动态
智库观点
教育资讯
资料下载
研究之外
丁祖诒专栏
媒体丁祖诒
访谈丁祖诒
追忆丁祖诒
解读丁祖诒
董事长专题
校内活动
校外活动
媒体报道
西译之星
校友之星
学子之星
教师之星
教育世家
西译视频
政策研究
政策解读
政策查询
校史档案
史志编研
史料征集
数字档案
西译文库
纪念专题
加盟报名
在线留言
联系我们
网站首页
>>
新闻动态
>>
校外资讯
>>
查看详情
西安工业大学 探索思政教育双向赋能模式
2025-03-28 10:34:19
在思政教育供给侧改革中,教师与学生并非单向的“供给—需求”关系,而是共同构成“立德树人生态链”的双主体。近年来,西安工业大学通过分析师生角色的动态互构、实践路径的协同创新以及制度保障的共生机制,持续探索思政教育中“供给引领需求、需求反哺供给”的双向赋能模式,为新时代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提供了理论支撑与实践参考。
从“供需失衡”到“师生共生”的逻辑重构
思政教育领域引入“供给侧改革”,核心在于避免“填鸭式”灌输等情况,构建以价值引领为核心、精准供给为手段的“科学供给体系”。学校以往的思政教育往往将教师视为“供给主体”、学生视为“需求客体”,割裂了二者的互动性。实际上,立德树人的实践本质要求师生共同成为教育生态的建构者。实践中,西安工业大学注重实现教育过程的师生共同参与,在思政教育中形成“文化共同体”,通过角色互构实现价值观的传递与内化,进而达到教师通过供给优质内容引领学生成长、学生的反馈与需求又倒逼教师改进供给方式的双向效果。
师生角色的动态互构与功能耦合
供给侧改革要求教师突破传统“说教者”角色,要实现三重升级。一是供给内容升级。整合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心理教育等立体化内容,要“优化增量、盘活存量”,例如结合社会热点设计“数字伦理辩论”等课程模块。二是供给方式创新。采用“互动交流型”课堂、虚拟实践平台等方式,如通过虚拟现实技术还原红色历史场景,增强教学感染力。三是供给能力强化。教师要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更好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
在西安工业大学的教学实践中,学生不再是被动客体,其需求反馈与行动参与成为供给优化的关键驱动力。同时,西安工业大学还探索建立常态化调研机制,通过大数据分析学生思想动态,实现需求表达的规范化;通过组织“三下乡”“社区志愿服务”等活动,使学生在服务社会中深化理论认知,从而达到实践参与的深度化;同时将学生满意度、行为转化率纳入供给质量评估,突出评价反馈的实质化。在此情况下,教师通过学生反馈优化课程设计,学生通过教师引导提升思辨能力,从而实现教学相长;教师以人格魅力感染学生,学生以成长反哺教师职业价值感,从而引起情感共鸣;师生共同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等隐性教育资源,如合作策划“红色文化节”“乡村振兴调研展”等,从而强化共同的责任担当。
基于师生统一性的供给侧改革实践创新
在“师生共创”方面,教师应主动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兴趣爱好和实际问题,突破传统课堂的限制,紧扣时代脉搏,注重时代精神,将社会热点等融入到课程内容中,增加实践课程和跨学科选修课程,丰富学生的选择空间。同时通过内容共创、形式共探、评价共建等环节,鼓励学生参与课程设计,采用“翻转课堂”“项目制学习”,引入“学生评教+教师反思”的双向评估机制。在构建“师生同行”方面,教师可以带队开展“乡村振兴智库建设”“组织红色教育基地参观”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化理论认知,实现社会服务协同。也可以科研反哺教学,将教师课题转化为学生实践项目,将优质、前沿的教学知识带给学生们,及时转变教学方法,创新教学理念,以更加符合当代大学生的方式进行教学设计。在西安工业大学,相关部门在教师入职、晋升、评聘、考核等各环节前置师德评价要求,严格实施“逢进必审”“逢推必审”“逢评必审”,严格落实师德“一票否决制”。同时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能力培训,定期组织教师参加思政教育专题研讨会,提升其理论水平和教学能力,通过案例教学、情景模拟等方式,帮助教师掌握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从而有效提升教师自身素质和综合能力。
通过师生协同,思政教育可实现供给精准化、需求高阶化。师生统一性超越了工具理性下的“教—学”关系,构建了以价值认同为纽带的共生关系,为破解“教育异化”提供新范式。这一模式不仅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更促进教师职业价值的实现,最终推动“立德”与“树人”、“教书”与“育人”的有机统一。当然,在思政教育供给侧改革中,师生统一性绝非简单的角色叠加,而是通过双向赋能构建的育人生态。西安工业大学将坚持“教师主导性与学生主体性相统一”“价值引领与需求满足相统一”“理论供给与实践转化相统一”,持续实现“同频共振”,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姜冰清 孙慧)
标签:
高校思政教育
供需双向赋能模式
丁祖诒教育研究中心
陕ICP备2022003684号-1
电话:86-29-85893146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太乙宫街办太乙正街182号
技术支持:
丁祖诒教育研究中心
网站首页
新闻
搜索
购物车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