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史与志的区别
史书、方志、族谱,是中国史学的三大支柱。其中,方志和史书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两者确实有不少相同之处。两者都要记载历史事实,都要服务当代;两者写法,也有某些很近似、很接近的地方。但是,两者又各有其特定的研究对象、体例特点、艺术规律和写作要求,社会对这些不同体例的史稿也有不同的评判标准和审美情趣。
1.史远志近——隔代编史,当代修志
史书的写作主要依据文献和考古发现,详古略今,论点集中,具有论述的特点。志书既利用文献,也注重调查采访,注意收集口碑资料,详今略古,分门别类,各成体系。
2.史专志广——史记历史沿革,志则包罗万象
史书研究的对象都是人类的社会活动,记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发展变化情况及演变过程,总结成功与失误,为社会提供历史借鉴。以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为中心轴线,记事集中,论述深入、系统,虽也有许多门类,却围绕着一个核心内容组织材料,其内容有政权的更替、社会的变迁、事物的兴衰、战争的胜负等等。它记述的是一个顺沿的历史过程,因此不能面面俱到,只能选取那些推动或阻碍社会发展的重大史实,如重大的的历史事件、重要的建设成果、重要政策法规、重大的政治运动、重要发明创造等等。志书主要考察事物的系统状况,围绕事物的基本面貌和各个横断面的历史、状态、结构、表征、内容等等,无论是历史的还是现实的都包含在其中。诸如政治经济、自然地理、风土人情乃至方言俗语、社会万象,都在记述范围之内,平列叙事,并无明显的特定轴心。
3.史纵志横——史以时系事,志以类系事
史与志,均代表的是过去发生的事情,只是,史倾向于纵向的发展,是过去发生的事情呈现给我们的纵切面,而志呈现给我们的是过去发生的事情的横切面(特别是过去发生的事情在当代呈现给我们的横切面)。史书以时系事,按时间顺序,把各时期推动社会发展或阻碍社会前进的历史事件溶入历史发展过程的叙述之中,从不同侧面反映历史的发展运动。编纂史书,要先分期,后分类,一般由导言、篇、章、节、目等内容组成。而志书以类系事,一般以述、志、记、传、图、表、录几部分组成。在章法上是横分事类、纵述史实。修志要先分类、后分期。它先把自然和社会的各种事物按类划分,然后再按该类事物的发端发展按时间顺序依次叙述。
4.史论志述——史可叙论结合,志则记而不论
史书是学术性著述,注重“述史”,一般以时间、事件、人物等线索,通过对历史现象的分析、研究,探索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故论述是史书的主体。史书要求述论结合,夹叙夹议,甚至可以以很大的篇幅来论证一个问题。志书是资料性著述,就是把事物横向分门别类地记载,总的一个原则是记而不论,讲得通俗一点就是记述,而不是论述,它要寓观点于记述之中。
二、单位志的概述编写
现在各地编修志书,一般在卷首都设有“概述”篇,“述”与记、志、传、图、表、录已成为志书写作的基本体裁。
(一)“概述”的由来及作用
所谓“概述”,就是概括记述之意,一般分为总述、综述、概述、绪言、序、小序等几种,通放在志、编、章、节之首,在志前为总述或综述,在编前为概述或绪言,在章、节前为序或小序。通常我们说的“概述”,一般指志书中置于卷首的开篇之作,即总述或综述。志书的概述,就是量、度一地、一业之梗概而述之,用简洁明快的语言,对一地、一业的历史与现状、规律与特点、优势与劣势等作概括记述。
“概述”的由来,最早始于民国26年(公元1937年)黄炎培主编的《川沙县志》。该县志在每志之前,都设有“概述”一篇,其用意,在于“简略说明本志内容之大要”,使读者“读概述后,进而济鉴全文,其繁者可以用志不纷,其简者亦将推阐焉而有得,或竟不读全文而大致了了”(《川沙县志导言》)。自此以后,“概述”作为一种志书文体,渐为修志者采用,并从宏观取材,以高屋建瓴之势把“概述”从编前移向志首。
1981年7月,中国地方志协会拟定的县志《建议篇目》中,其首编即是概述,编下设地理位置、行政区划、建置沿革、人口、县城乡镇各目。
1984年6月,我国著名方志学家董一博等人在评全国五部新县志的学术讨论会上提出:概述是一种创新的体裁,将其放在志首,其意在于概括全志大要,发挥见解,寓策论于其中,便于领导者决策资治。
此后,在志书卷首设“概述”篇作为一种固定体例,在各地志书修编中得到认同和实施,并一直沿用至今。
“概述”的作用,近代修志人士多有讨论。黄炎培说,他在《川沙县志》中设概述的目的,是为了弥补“一般方志,偏于横剖,而缺乏纵贯,则因果之效不彰”的缺陷。
董一博对概述的作用曾明确提出六点见解:一是可以立体鸟瞰全志;二是可以打破园囿,使门内外比比相通;三是关系明确,因果相生,揭示规律;四是扬长避短,开发优势,示人以康庄大道;五是申大势,说大略,主纂纵论天下;六是节时捷取,符合认识程度。
概述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统摄全志,概括全貌。按体例要求,志重横剖,横排竖写,以时纵述各行各业兴衰起伏情况,而分类横排后的篇、章、节、目,结构复杂,述说详尽,内容繁多。而概述则是对全志内容进行大势大略的勾划,述其大要,从整体上展示其兴衰起伏,使读者对一地总情总貌有一个立体性的认识,起到了提要钩玄、画龙点睛、鸟瞰全志内容的作用。读者看了概述,“竟不及读全文而大致了了”。
二是贯通各方,形成整体。因专志“偏于横剖”,分别记述各行各业的历史与现状,各篇、章、节在同一个层次之间,均属平列关系,是相互独立、不相联系的。概述则纵横贯通,统合古今,统领各篇,衔接各章,融合各节。读者可以通过概述,完整的看到一地的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历史与现实情况。
三是彰明因果,揭示规律。概述的设置,打破了专志“园囿自守”、“独立栏界,互无关系”的状况,可使诸多事物之间、各门类之间的牵联和因果关系彰明,把全志所记的历史与现实都置于不断运动、变化的发展之中,揭示其发展规律。这样读者就能正确认识和看待当时的发展过程和结果,发挥方志鉴古知今的作用。
四是扬长避短,彰显特色。概述的设置可以弥补专志“述而不议”、“寓褒贬于记述之中”等不足,采用述议结合的方法,总论本地区的大势大略,对自然与社会、历史与现实的长处和短处、优势与不足进行分析比较,对它们之间的相互矛盾、产生原因、地区发展的潜力与远景等作进一步评述,直述观点,使读者对一地的长处、优势、特点有更深的了解。
五是节时省力,方便览读。举凡各地志书,少则十几万、数十万言,多则百万、数百万言。如无概述引导,要想知晓全书内容,势必尽读全文,读者既费时又费力。有了概述,读者就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知志书之梗概,了解一地的大势大略,获取一地、一业之优势。
(二)单位部门志“概述”的主要内容
关于概述的内容有多种说法,就单位部门志书而言,建议“概述”应写六个方面的内容:
1.从历史的角度、全局的角度,运用精炼的语言概括整个单位或部门的历史和现状,展现单位或部门的基本面貌;
2.从单位或部门的角度出发,写单位或部门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其核心是生产力的发展变化,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要注意记述两个方面的重大变化:即生产力在不同时期的重大发展进步;生产关系在不同时期的重大变革。所谓生产力的重大发展进步,主要包括生产工具的重大革新,科学技术的重要发明创造,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全面推广应用,生产规模的扩大,职工队伍的不断壮大和员工素质的不断提高等等。所谓生产关系的重大变革,主要包括所有制、分配制度和管理体制的重大变化以及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对单位或部门的重要影响等。在重点记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在不同历史时期的重大变化的同时,顺理成章地记述当时生产的品种、数量、质量以及产值、利税等方面发生的新变化;
3.畅谈单位或部门的长短优劣之势,兴衰治乱之由,总结经济教训,探讨客观规律,以申昔日喻今者,论现实以开拓未来之意;
4.对单位或部门的有重大影响的重大事件,以为鉴戒之资;
5.例列对单位或部门的转折起重要作用的历史人物、现实名人;
6.单位或部门的发展中的新工艺、新生事物以及新的发展方向。
(三)“概述”的基本写作模式
“概述”的写作模式,一般有以下几种:
一是分志浓缩式。一般市志、县志通常采用此模式,它将分志内容进行高度浓缩,每一块浓缩成一段,最后合并为一篇概述。这种方法相对简易,但概述的整体篇幅难以控制,单位或部门的特点不易显现出来。
二是特点式。其结构和写法是:将一地的特点和优势归纳成几个方面,以此为中心线索,列出小标题,分别予以概述。这种体式是在分志浓缩式的基础上发展而来,文内更强调突出地方特点或特色。如《江阴市志》列了六个小标题:延陵古邑,江海门户,鱼米之乡,工商名区,义勇之邦,人文渊薮。这种模式的优点是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过目难忘。缺点在于:一是对总撰者要求较高,要对一地的特点准确把握,提炼到位,否则容易引起争议;二是概述各特点时易形成块块结构,通篇联系的紧密度有所欠缺。
三是史纲式。其写作模式是将历史时期划分为若干阶段,分时段进行纵述,不设标题,夹叙夹议。如江苏财政志,分为古代、清代、民国、建国后、总结、议论六段。其写作要点是:须注意归纳各个历史阶段的特征,强调事物发展的连贯性。其缺点是容易写成史体,因而削弱述体的功能,同时容易忽略事物的局部,在全貌上反映有所不足。
四是总体论述式。其写作模式是:先扼要纵述一地、一业发展的大势大要,后用归纳的方法,或述其特点,见一地、一业之长;或述其经验教训,为后来之鉴。其要点是须对地情要了然于胸,高屋建瓴,夹叙夹议,言简意赅。其缺点是归纳难度较大,叙议结合中议论的把握也不好控制,过和不及均易失度。
以上几种模式是概述写作中的基本体式,它们各有所长,各具特色,也各有利弊。在实际撰写工作中,各种模式可以相互借鉴、相互融合。撰写者可以根据概述的作用、内容、模式的理解,不拘一格,大胆创新,精巧构思,采众模式之长,避某模式之短,站在全志的高度,将单位或部门的全局性、转折性情况真实地反映出来,把单位或部门的精神提炼出来,既起到从宏观统摄全志的作用,又能表现整体的内在机制。真正地起到概括和提纲挈领的作用,写出高质量的志书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