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课程思政”的“思政元素”是“四个自信”,把大学生培养成又红又专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课程思政”的育人目标。由于对“课程思政”内涵把握不准确,从而导致其在实践中存在诸多误区。通过构建“三维坐标系里高校‘课程思政’育人成效逻辑框架图”,来说明“课程思政”育人成效与3个影响因素:“‘课程思政’教育评估状况”“‘四个自信’融入专业课程度”和学生参与度之间呈现的正比关系。据此,将“课程思政”育人成效分为4个层次:初级层次、中级层次、高级层次和最高层次。从而认为对“课程思政”育人成效最好的教育评估就是教育实验,它是检验一项教育活动是否达成其目标的科学方法。
关键词 课程思政;思政元素;实践误区;育人成效;教育评估。
近年来,各高校围绕“课程思政”在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系统工程中的作用进行了广泛的探讨和实践,取得了有益的经验。但是,纵观各高校的诸多举措,可以发现,“课程思政”建设存在两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对“课程思政”的内涵缺乏准确认识,由此导致其实践偏离了应有的轨道。二是没有意识到“课程思政”需要作教育评估,这是证明一项教育教学是否有效的直接方法。这两个缺憾影响了“课程思政”建设的顺利开展和育人目标的顺利达成。针对上述问题,笔者将从以下两个方面展开学术讨论。
一、“课程思政”的“思政元素”和实践误区
要厘清“课程思政”的科学内涵,首先得准确把握“课程思政”教育教学目的。作为高等教育践行党中央决策和高校教师深入学习习近平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的工作指南,如下4个重要文件是我们准确理解并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圭臬:《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学习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的通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印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的通知》《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认真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的通知》。
上述文件昭示了“课程思政”应具备鲜明的政治性,以政治性引领专业性并融汇于专业教育中以实现社会主义高校的育人目标,这是“课程思政”的崇高使命。中国高等教育的使命是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一代又一代的建设者和接班人。2016年12月,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我国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1]2018年9月,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
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这是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也是教育现代化的方向目标。”“要在坚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增强学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立志肩负起民族复兴的时代重任。”[2]习近平的上述重要讲话昭示,“课程思政”的“思政元素”就是增强大学生的“四个自信”。“课程思政”要求高校所有课程和所有教师都必须坚守又红又专的育人方向,讲政治是其突出特征。“四个自信”是“课程思政”的灵魂和核心,是其科学内涵。
总之,从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的教育方针和习近平关于教育问题的重要论述来看,“课程思政”的目标就是培养又红又专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红”是政治引领,“专”必须服从于“红”,政治性引领专业性,专业课要讲政治,这是“课程思政”的本质要求,体现为专业课教师必须在课堂教学中自觉践行和贯彻“四个自信”。“四个自信”好比“课程思政”的“1”,是“课程思政”的灵魂,而理论结合实践且与时俱进的专业知识教学是“1”后面的“0”,没有顶天立地的“1”,再多的“0”都毫无价值。这是高校坚持立德树人、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题中应有之义。
但是,“课程思政”在实践中却存在诸多需要反思和纠偏的误区,具体如下。
01 冲淡专业,把“课程思政”视为大杂烩
02 淡忘主业,把“课程思政”等同于思想政治理论课
03 淡化学生主体地位,教师习惯“单向度灌输”
04 遗忘教育研究,对“课程思政”缺乏教育评估
目前各高校开展的“课程思政”实践,鲜有教育评估的踪迹。上述普遍存在于“课程思政”实践中的误区是科学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必须解决的问题。“课程思政”鲜明的政治性是我们建设“课程思政”的立足点,基于此,本文对“课程思政”作如下定义:“课程思政”就是在高校各门专业课(包含通识课和实训课)教育教学中全面贯彻社会主义高校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宗旨,把“四个自信”这一“思政元素”贯穿于专业教育全过程,以提升大学生“四个自信”为专业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把大学生培养成为又红又专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教学活动。科学定义“课程思政”是在实践中规避误区的首要前提。
二、 “课程思政”育人成效必须进行教育评估
“课程思政”育人成效评估就是根据高等教育评估的一般原则和方法,结合“课程思政”的教育教学目标,把提升大学生“四个自信”和专业教育有机融合,对其育人成效进行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教育评估。“高等教育评估就是在教育测量的基础上引入高等教育目标和标准,对高等教育工作是否达到目标和标准及其达到的程度作出价值判断,其目的在于为改进高等教育管理提供依据,从而不断提高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3]据此,可将“课程思政”育人成效分为3个考察维度和4个层次等级,笔者通过构建“三维坐标系里的高校‘课程思政’育人成效逻辑框架图”用于说明:“‘课程思政’育人成效”与3个影响因素:“四个自信”融入专业课的程度、学生参与度和“课程思政”教育评估状况之间的关系。具体如图1所示。
在以上三维坐标系中:X轴,代表“课程思政”教育评估状况;Y轴,代表“四个自信”融入专业课的程度;Z轴,代表学生参与程度。具体作如下解释:一是X轴:“课程思政”教育评估状况即针对“课程思政”育人成效所展开的教育评估水平。一项教育是否成功,科学的教育评估是重要的检验方法。针对“课程思政”育人成效的教育评估可以分为4类指标进行:其一,学生学习满意度和学习获得感;其二,学生专业知识的掌握状况;其三,学生对又红又专的人才培养目标的认可;其四,学生“四个自信”的提升情况。
这4类指标循序渐进,涉及情感、态度、知识和价值观。问卷调查是最常用的量化评估工具,而教育访谈则充当定性评估方法。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综合评估方法,能够帮助教师和教育管理者及时了解“课程思政”的育人成效。“课程思政”育人成效评估,应该在课程结束之际及时展开,这也是“课程思政”顺利推进不可或缺的内容,有评估的教育,其实践价值和学术价值更高,推广价值更强。
二是Y轴:“四个自信”融入专业课的程度即专业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将“四个自信”与专业课教育教学有机融合的能力。如果教书育人的政治站位越高、专业能力越强,融入程度就越高。教师的政治站位是指教师对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职业宗旨的认可度。教师将“四个自信”有机融入专业课的能力是社会主义高校教师综合素质的有效体现,是教师政治素质和专业素养的综合呈现。对于从事“课程思政”的教师,讲政治、有信仰无疑是最基本的职业操守。
2014年教师节前夕,习近平赴北京师范大学考察,在师生座谈会上,他论及教师对一个民族和国家的重要性时,说道:“做好老师,要有理想信念。”“做好老师,要有道德情操。”“做好老师,要有扎实学识。”“做好老师,要有仁爱之心。”[4]“好老师”的首位标准是理想信念,高校教师只有自身坚定“四个自信”,才能提升学生的“四个自信”。如是,才能找到将“四个自信”与专业课教育教学最佳结合的方法。
三是Z轴:学生的参与度,即在“课程思政”教育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以多样化的形式主动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的程度。有研究揭示,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与课堂教学质量成正比。如果教师能够设计激励性的制度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引导学生对“课程思政”教育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展开研究性学习并以多样化的方式呈现学习成果,那么“课程思政”的育人质量就会随之提高。
三维坐标系里,坐落在Z轴上的4个立方体图1三维坐标系里的高校“课程思政”育人成效逻辑框架图代表“课程思政”育人成效的4个层次:初级层次、中级层次、高级层次和最高层次。层次越高,则代表育人成效越好,即:四类教育评估指标都呈现大幅度提升。也就是说,“课程思政”育人成效由三大因素决定:“课程思政”教育评估状况、“四个自信”融入专业课的程度以及学生参与度,它们共同决定着“课程思政”的育人质量。上图中“课程思政”育人成效的4个层次具体如下。
一是初级层次。任课教师能够将体现“四个自信”与专业教学进行初步结合,但课堂没有学生参与,极少有师生交流,亦无教育评估,所采用的教育教学方法仍然是传统的单向度灌输。“课程思政”育人成效处于初级层次意味着,教师对于什么是好的课堂教学缺乏科学认知,缺乏教育研究的意识与能力,教学工作停留在盲目阶段。
二是中级层次。任课教师能够将体现“四个自信”与专业教学进行较好结合,课堂教学中学生参与度较高,有师生交流,亦有教育评估。“课程思政”育人成效处于中级层次意味着,教师能够运用一些科学方法,譬如调查问卷,针对学生的学习满意度、学习获得感、专业知识的掌握状况和“四个自信”的提升情况进行调查研究,以评估其育人成效。该层次意味着教师拥有教育研究的意识与能力。
三是高级层次。任课教师能够将“四个自信”与专业教学进行很好结合,课堂教学中学生参与度较高,师生交流频繁,教育评估方法更高级,即教师能够运用教育实验来检验“课程思政”育人成效。这是教师教学研究的最高层次。在教育研究中,实验研究是教育评估的重要方法。“实验研究作为社会科学范式中最受推崇的研究方式,具有比其他研究方式更加严格的因果推断逻辑。”[5]笔者认为:“在教育研究中,实验研究是一种重要的方法。教育实验是研究者按照研究目的,控制或创设一定条件以影响改变研究对象,从而验证假设,探讨教育现象因果关系的一种研究。”[6]“课程思政”教育实验通常设计为“前后测非对等准实验”(“前后测”是指实验数据是通过前测问卷和后测问卷获取;“非对等”是指本实验不设对照组,只设实验组,通过比较被试学生在实验前后知、情、意状态的变化来检验试验假设;“准实验”是指被试学生系自然选课形成的班级,而非随机形成的班级),其逻辑展开如下。
首先,提出假设。假设在专业教学中植入“四个自信”并全面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那么,“课程思政”的育人成效将得以提升。
其次,展开教育实验,证实或证伪假设。用前—后测问卷收集实验数据,前测问卷在实验前发放,对被试学生的初始状态进行调查,涉及“课程思政”教育评估的4类指标。后测问卷在实验结束之际发放,对被试学生的实验结束状态进行调查,涉及“课程思政”教育评估的4类指标,证实或证伪假设。再次,实验结果分析及讨论。对前—后测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厘清“思政元素”和学生参与度对衡量“课程思政”育人成效4类指标的影响,探讨“课程思政”育人规律。
最后,总结上一轮教育实验经验得失,优化实验方案准备新一轮实验。以高校理工科“课程思政”教育实验为例,如果教师能够找到一个与专业紧密结合的“思政元素”,诸如中国的“大国工程”或者重大科技创新,引导学生展开高参与度的研究性学习,最后落脚到增强大学生的“四个自信”,提升他们的专业兴趣并激发学生立志走“工程报国”或“科学报国”的成才之路,那么,这个“课程思政”的实施方案完成可以设计成教育实验来检验其育人成效。而针对人文和社会科学类专业课教育教学,如果教师能够找到一个与专业紧密结合的“思政元素”,如通过批判各种错误社会思潮以及社会现象,尤其是西方意识形态,以引导学生展开高参与度的研究性学习并结合专业引导他们坚定“四个自信”,那么,这个“课程思政”的实施方案完成可以设计成教育实验来检验其育人成效。在此实践层次,如果教师在做教育实验的同时,还能够运用教育质性研究的重要方法——教育观察和教育访谈对被试学生进行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研究以检验试验假设的话,那么其“课程思政”的育人成效及其经验总结就会远超前两个层次,达到更高水平。
四是最高层次。该层次是高校“三全育人”的最高层次,笔者将其命名为“‘三全育人’教育实验”,它是“‘课程思政’育人实验”“思想政治理论课育人实验”和“辅导员管理育人实验”三大教育实验的有机结合,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业课和辅导员三大育人系统同向同行,构建高效“三全育人”协同创新机制的重大创新。其中教育实验是创新纽带。
上述三大教育实验的设计也是“前后测非对等准实验”,操作步骤与“‘课程思政’育人实验”一致,同样可以运用教育质性研究的重要方法——教育观察和教育访谈对被试学生进行定量与定性相结合以检验试验假设。针对“三全育人”所展开的教育实验,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由此可以预见“‘三全育人’教育实验”将在很大程度上全面提升高校育人质量,这是由三大教育实验之间相互促进的正相关关系所决定;同时,三大教育实验的必然结果是:教学相长,师生共同受益。高校在大幅度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同时还将打造出一大批“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4]的优秀教师队伍和辅导员队伍。当然,从教育研究的角度看,上述预见其实也是重要的实验假设,需要进行定量和定性研究来证实。由是出发的学术创新将开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及高等教育学的全新学术领域。总而言之,“课程思政”育人成效必须进行科学的教育评估,而教育实验则是其重要的评估方法。
三、结论与建议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推进“课程思政”应该遵循以下七大原则。
原则一,“课程思政”的“思政元素”是“四个自信”,而非其他价值观。“课程思政”就是在专业课教育教学中植入“四个自信”这一“思政元素”,将政治价值观教育润物细无声地融入专业教育之中。
原则二,“课程思政”不能越俎代庖,不能包罗万象,不能淡忘主业,不能冲淡专业。“课程思政”讲政治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进行专业教育,培养又红又专的人才。
原则三,“课程思政”的育人成效需要教育评估来检验。好的教育必须作教育评估,定量定性相结合来评价课程目标是否达成。教育实验是重要的评估方法,通过教育实验,不仅可以检验“课程思政”的育人成效,而且能够探索“课程思政”的育人规律。
原则四,“课程思政”绝不是教师唱“独角戏”,而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相长的育人过程。教育规律揭示,学生的参与度与课堂教学的质量成正比。
原则五,“课程思政”绝不是专业课教师独自在“战斗”。“课程思政”必须和思想政治理论课育人、辅导员管理育人形成合力,同向同行,方能实现“三全育人”的目标。
原则六,“课程思政”的育人质量与教师的政治素质密切相关。高校各门专业课教师必须牢记教书育人的职业使命,增强“四个自信”,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是“课程思政”成功的前提。
原则七,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所有高校教师的法定职责和政治使命,该使命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所规定。这是高校教师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最高依据。
扫描访问手机站
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