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日下午,应我校文学与传媒学院邀请,河南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文学博士、硕士生导师王鹏在923T学术报告厅作题为《中文专业外国文学类课程思政教学与研究对策》讲座。文学与传媒学院院长亢西民主持,李贵森、赵怀俊教授及学院教师代表、汉语言文学学生代表参加。
王鹏副教授重点围绕大思政与课程思政的关系、坚定文化自信、展示中国形象、发出中国声音、促进文明互鉴五个方面展开讲座。他指出,大思政包括政治公共课、专业课程思政、宣传核心价值观的社会课三部分,其中课程思政就是将课程内容融入爱国思想、核心价值观,要求教师辨别对人才培养有价值的内容。坚定文化自信的首要任务就是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实践和当代实践,用中国道理总结好中国经验,把中国经验提升为中国理论,既不盲从各种教条,也不照搬外国理论,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要重估经典,服务中国;重识西方话语;重估外国经典;从外国名作中发掘符合我国价值观的元素。他表示,在全球化大背景下,我们肩负着向世界展示真实中国形象的重要任务。这不仅要纠正外国作品对中国形象的片面描述或误读,更要积极主动地展示一个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让世界看到一个充满活力、进步和开放的国家。我们需要深入挖掘对华友好的作家和他们的作品,通过这些作品传播中国文化,讲好中国故事。他强调,用中国的视角和文化背景去解读外国作品,赋予它们新的意义和理解;同时通过中外文化比较,了解两者间差异与共性,增强我们对外国作品的理解,促进中西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在世界文学舞台上更加自信地发出中国声音。他表示,强势文学与弱势文学之间的相互影响是一个复杂而多元的过程。虽然强势文学在全球范围内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和关注度,但它并不等同于全部的外国文学。事实上,世界各地都有着丰富多彩的文学作品和独特的文化传统,值得我们去探索和欣赏。中国学者在研究外国文学时,不妨将视野拓宽,多关注那些来自非洲、亚洲其他国家以及拉美地区的文学作品。
亢西民在总结讲话中表示,此次讲座高屋建瓴、内容丰富,为学院师生带来一场思想盛宴,详细阐述了在大思政背景下的课程思政实践,为中文专业的外国文学课程融入思政教育提供了新视角,也为师生在国际舞台上传播中国文化、塑造中国形象提供了有益思考,其内容兼具理论深度和实践指导意义,使师生深受启发。
主讲人王鹏简介:
河南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文学博士、硕士生导师。国家级精品课程主讲教师,河南省一流课程主持人,河南省课程思政样板课主持人,河南省研究性示范课主持人。主要从事比较文学、东方文学及国际中文教育研究。在《外国文学研究》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参撰论著11部,主持和参加国家级、省部级项目十余项,获省级教学奖项4项。
扫描访问手机站
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