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原本应是草长莺飞、花红柳绿的季节,但对于每一位西译人来说,三月,也是一个饱含着忧伤和思念的时节。十年前的3月12日,著名民办教育家、西安翻译学院创始人丁祖诒先生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他从烟波浩渺的洪泽湖畔而来,长眠巍巍终南山下。他数十年初心不改、立德树人,演绎了一首新时代气壮山河的红烛颂歌。先生走了,而他带给这个世界的光明则永远照亮着后人。
一、光辉岁月犹如壮美之歌
回顾丁祖诒先生筚路蓝缕的创业史,也是西安翻译学院波澜壮阔的发展史。在先生有限的生命里,他所创办的西安翻译学院不仅成为中国当代民办高等教育强劲发展的一个缩影,更成为中国民办教育的一面旗帜。
(一)他是中国当代民办教育拓荒者
1985年,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民办西安翻译培训部应运而生。从此,这个名不见经传的民办学校,在中国西部的黄土地上默默发芽、开花,不仅成为中国现代民办荒凉处女地上的一片绿洲,而且勇敢地擎起了陕西乃至中国新时期民办高教大旗,实现了中国民办高教领域零的突破。
1.四次创业展鸿图
在办学之初,丁祖诒先生提出“创东方哈佛”的宏伟目标,他以卓越的胆识和气魄开启“四次创业”,开创了民办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的崭新模式。
(1)第一次创业:从1985年至1993年,西译从零起步,白手起家,以靠租赁校舍办学为主。为了使众多的有志青年能够深造成才,丁祖诒先生舍弃了国办高校外语教研室主任的优厚待遇,全身心投入到了办学中,学生由初期的500、600人发展到3000多人。
创业早期丁祖诒先生亲自扛面袋
(2)第二次创业:1993年底,丁祖诒先生断然买下国营西安第一钟表机械厂旧址,在全国率先打破了民办学校靠租赁为主的初级办学格局。到1999年初,西译不仅拥有了固定的校舍和资产,在校生人数也发展到了18000余名。
买断国营西安第一钟表机械厂旧址
(3)第三次创业:从1999年底开始的第三次创业,西译投资5亿多元,对校园整体进行规划建设。学校教学环境、办学条件大大改善,在校学生也跃至25000名。2001年,时任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视察西译,盛赞西译的学生“很有灵气”。
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视察西译
(4)第四次创业:2002年-2011年,是西译的第四次创业。期间,西译由规模扩张、外延式发展向注重质量、走内涵发展道路转变。
宏伟的科技楼
充满智慧气息的教室
外国语言与文化实践教学中心
法国文化体验馆
2.六大理念显初心
在办学过程中,丁祖诒先生放眼世界、胸怀天下,提出并实践“六大办学理念”。
(1)社会主义公益性办学理念:自办学之日起,丁祖诒先生就表示,西安翻译学院将坚持走社会主义公益性办学道路,学费收入全部用于院校发展。
(2)“第二希望工程”理念:丁祖诒先生在办学初曾表示,高考落榜生犹如烧了七、八十度的水,如果给他们再添上一把柴,让他们在民办高校继续接受高等教育,他们同样会成为祖国需要的高等技术人才,他们同样是中华民族未来的希望。
(3)“三个半瓶子醋”理念:是指丁祖诒先生创立的“专业+外语+现代化技能”“外语+专业+现代化技能”的双专业复合实用型涉外人才教育模式。
(4)“无学历专才”理念:2003年,丁祖诒先生成立了“西译敢死队”,独辟蹊径的打造无学历专才,开创了造就专才的新纪元。
(5)“准军事化”管理和“万人晨读”理念:丁祖诒先生认为,坚持“五全式”准军事化管理模式,是西译对广大学生和家长高度负责不可推卸的神圣职责。终南山下的“万人晨读”不仅成为西译独特的“风景线”,也成为全国教育教学改革和教学质量提升的一个典型范例。
(6)高尚教育理念:2011年初,丁祖诒先生提出“高尚教育”理念。他表示,“高尚教育不是空谈,首先应该是政策的高尚,我们办学者(教育者)也要高尚,学生也要高尚,还有教育方式和教育目的高尚”。
这些理念,不仅符合现代民学发展规律,具有开创性和前瞻性,而且在实践中被证明具有先进性,在推动西译乃至整个民办高校的规范运行、健康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引领作用,是丁祖诒先生和西译对民办教育的大胆探索和金色奉献。
万人晨读
(二)他是高尚教育的发起者和践行者
高尚教育是丁祖诒先生一生教育理念的升华。他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无论陕西还是中国,民办教育只有真正掌握在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群体和对民办教育满腔热情的教育行政官员的手中,才会有真正的发展前景。”“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愿作春蚕,愿为蜡炬,愿意俯首甘为孺子牛,为的是万千学子成为有道德、有理想、有知识的跨世纪人才。”
多年来,丁祖诒先生带领着西译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积极践行“高尚教育”,努力培养“高尚的人”。
要坚持高尚教育,将西译建设成中国一流、享誉世界的著名院校,打造西译教育高地,为更多的有志青年提供一流的学习环境,要将创“中国未来的东方哈佛”坚持到底——这是2012年初丁祖诒先生在弥留之际的遗言。
(三)他是多才多艺、深受爱戴的丁爷爷
丁祖诒先生会讲话。在全校大会上做几个小时的报告从来不拿稿子,而且讲话风趣、幽默、极富感染力,善于抓住听众心理,语言朴实,词意坦诚。
丁祖诒先生会写文章。不仅论文让专家一再叫好,称赞其具有“教育战略家的高度”和“教育思想家的深度”,而且散文《低头无心亦凌云》《西班牙随笔》等也写得有滋有味,文字优美,意蕴深邃。
丁祖诒先生还爱唱歌、会跳舞、喜下棋,会弹琴……每逢学院大型晚会,他的表演往往是学生们最期待、掌声最热烈的压轴节目。
他的爱好和才华,象多棱镜一样放射出缤纷异彩。他的人格魅力象磁铁般深深吸引着万千学子。对于西译学子而言,先生不仅是他们的“丁爷爷”,更是他们心中的“神”。
那是1998年的寒假,正直春运时期,火车票异常紧张。为了让学生们顺利回家,丁祖诒先生不惜动用一切关系四处奔走,西安火车站站长被他的行为感动,破例为西译学子留出4节车厢。当他顶风冒雪地踏上临行的火车为学子们送行时,整列车厢一片欢呼。
同样是冬天,西译外国语学院2007级316宿舍的几个女生,相约趁着周末在校园游玩。“丁院长”,其中一个女生大叫一声,其他几个人还来不及回神,流动电瓶车就停了下来。先生微笑着来到她们面前,主动要和她们合影。这意外的惊喜一下子让这些pose高手们都不会站位置了。时光仿佛停滞在了那一刻……
这样的感人事例不胜枚举。办学的25年,丁祖诒先生事无巨细、事必亲躬,无时、无处不关心着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健康成长。很多毕业生在离校之后,都会满含深情地说:“我们没有考上最好的学校,可我们拥有全世界最好的校长!”
2012年元旦,是先生生命里的最后一个元旦。学校按惯例举行元旦晚会,很多人都猜测先生肯定不会来了。然而,在深度肝昏迷的情况下,先生竟然奇迹般苏醒,坚持来到学子们身边,用虚弱地声音向他们告白:“三秋相隔,我越来越想念你们,你们已经化作我身体的一部分,我永远爱你们!”这是一个老人的世纪绝唱!
丁祖诒先生为学生分月饼
最后的告白
(四)他是具有家国情怀的教育家
出生书香门第的丁祖诒先生,从小博览群书。在知识的海洋里,他认识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认识了“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的岳武穆,领略了一统中华的秦始皇、智慧超群的诸葛亮、斗酒百篇的李太白、忧国忧民的范仲淹;认识了万世师表孔子、平民教育家武训;认识了“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陶行知,主张“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蔡元培……从这些仁人志士的身上,早年的丁祖诒深深地懂得了乡土之于生命,祖国之于人生,教育之于兴国的伟大真谛、深远意义。
在饱受战乱之苦、惨遭家庭罹难、备尝人间冷眼、亲身体验民间疾苦、深知平民子弟求学不易后,丁祖诒先生心中萌发了“知识改变命运”“教育启智益民救国”的意念。
创业之初,倍尝艰辛。丁祖诒先生却从未退缩过,他曾在院校大会上铿锵发声,“伟大的中华民族民学,既有过辉煌于世界的历史,就一定会有灿烂于世界的明天。为了中国的民办教育,我从来都是准备做布鲁诺式的人物的,我以我血荐轩辕!”
丁祖诒先生认为,中国民办高校大学校长的使命有三个:一是要把学生教好,为国家培养社会主义建设的有用人才;二是要为中国民办高等教育的健康成长呼吁、呐喊,要敢于为学生的权益两肋插刀;三是要把中国的民办高等教育领向世界。
作为一位具有家国情怀的教育家,丁祖诒先生终生以振兴祖国的民办高教事业为己任,坚持党的教育方针,披肝沥胆,殚精竭虑,成为世人所公认的著名民办教育家和中国民办高教战线上的杰出领军人物。
(五)他是德高望重、誉满华夏的“名人”
办学25年间,丁祖诒先生为民办教育事业倾尽心血,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和尊重。
丁祖诒先生先后被中央电视台推为“东方之子”;被中国科协评为“先进个人”;被香港《大公报》推举为“华人百杰”;荣获“全国新闻人物”;被授予社会力量办学“优秀校长”;被陕西省高教协会授予“民办教育家”奖;被评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被评为“西安十大魅力先生”和“西安市十大校长”;荣膺“中国民办教育20年最具影响力人物”;荣获中国慈善教育家荣誉勋章;入选《英国剑桥国际传记中心》“2005年百名最杰出教育家”;被美国国会特别授予“受尊敬的教育家和中国大学校长”;荣获陕西省城市经济文化发展贡献终身荣誉奖;获得“2007年中国教育十大新闻人物”荣誉和“中国十大杰出民办教育家”称号;当选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副会长;荣获全国“民办教育杰出贡献奖”;荣登“改革开放30年·陕西教育十大风云人物”榜单之首;荣获“科技教育突出贡献者”殊荣;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在他的带领下,西译也获得了一系列的荣誉。学校先后荣获“高等学校先进基层党委”“平安校园”“文明校园”“全国食品安全百佳先进单位”“全国食品安全示范单位”等荣誉称号;获得“最具综合实力民办高校”和“最具就业质量奖”等称号,吸引着中央、省、市等各级领导来校视察,全国众多兄弟院校前来参观交流。
2007年,以丁祖诒先生办学事迹为主要内容的纪实作品《丁祖诒和他的“第二希望工程”》入选《当代中国著名人物美德故事》丛书;2012年,丁祖诒先生事迹入选《陕西精神》系列丛书“宽厚包容”分册。
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学校荣誉纷至沓来
二、千秋业绩惠泽莘莘学子
先生离开我们已十年,但这个为中国现代民学的发展与繁荣,为万千学子成才追梦而奔走呼号、鞠躬尽瘁的人,却依然活在人们心中。每年的3月,他的学生们都会通过微博、微信、邮件等不同形式,表达着对恩师的感激和思念之情。
西译104110101班学生李紫薇礼赞丁爷爷,“您栉风沐雨做园丁给祖国添秀,您匠心巧手育桃李为四化增芳。您深知民办教育任重道远,您甘做学子的益友良师;您精心雕磨,宝石顽石皆成大器;您苦心栽培,桃树李树尽吐奇葩;您默默奉献,倾毕生育群英;您兢兢业业,换来了桃李满乾坤。”
西译114120302班学生薛晨在文章中深情写道,“我记得丁爷爷曾经意气风发讲话时的样子。我记得他顶着烈日,在我们军训时缓缓走来,让我们歇一歇,去喝他送来的绿豆汤。我记得他在说他的理想时,那气宇轩昂的样子宛如一个骄傲的将军。我记得我握着他的手,温暖,有力,让人安心。我记得,他给十万西译学子上的那一课。那是一种精神,只有我们西译人懂得的精神。他就像一颗明媚的太阳,照耀着我们在西译生根、发芽,而他,则是那颗黝黑、粗糙的老树根,把所有的营养输送给我们,教导我们,向着太阳努力成长。”
以丁祖诒先生为核心的西译人在办学中形成的“敢为人先、无私奉献、爱生如子、厚德敦行”的西译精神,早已成为西译的优秀传统和精神印记,激励着一代又一代西译人。
广大毕业生饮水思源、心系母校,他们积极发挥力量,以各种方式关注母校的发展,感恩母校的培养。他们不仅为母校发展建言献策、慷慨解囊,还广泛开拓就业渠道,为学弟学妹们提供更多的参与社会实践和就业的机会。
如今,从西译走出的一届又一届的毕业生,不仅踏出了自己的铿锵步伐,更奏出了一曲有志者向命运挑战奋争的交响乐。他们正凭借在西译铸就的双翼翱翔于大千世界,为祖国的建设和发展贡献着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三、薪火相传再谱西译华章
办学25年间,丁祖诒先生用他的大爱铺就了一条民学发展的康庄大道,用他的深情为学生建造起一座指引方向的灯塔。
斯人已去,精神永存。作为西安翻译学院新一代掌门人,丁晶董事长不仅传承了丁祖诒先生的办学理念,而且以卓越的管理能力和国际化的教育视野,带领西安翻译学院走上创建具有特色的一流民办大学、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发展之路。
2014年,西译被确定为首批应用型转型试点院校;2016年获批陕西省“管办评”试点院校;2018年被评定为陕西省一流学院建设单位;2019年被评为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荣获团中央“全国五四红旗团委”称号,翻译专业获批2019年度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成为陕西第一所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的民办高校;2020年,西译在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中位居陕西民办大学第一;2021年,学校以拥有3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成为陕西省获得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最多的民办高校,成为民办高校“双一流”建设的领跑者。
如今的西安翻译学院,充满着青春的活力、充满着不拔的毅力。一代代西译人接续奋斗,秉承先生遗志,弘扬西译精神,只为让西译这艘满载希望的方舟,乘风破浪、行稳致远。相信未来的西译,一定会砥励奋进、再谱华章。
董事长丁晶与老院长交流
董事长丁晶检查上课情况
四、思想火花宛若群星闪耀
建校三十五年来,西安翻译学院最闪光的是丁祖诒先生独特的教育思想,它们是先生灵感的闪现、人生的感悟、智慧的凝结,是西译的灵魂和财富,给人启迪,发人深思,催人奋进。时隔十年,让我们再次感受先生思想火花的绚丽与璀璨。
★同学们,我爱你们!——丁祖诒先生讲得最多的话
★教育,是一个神圣的殿堂。之所以神圣,是因为它肩负着培养和塑造人才的艰巨使命。——丁祖诒先生谈教育
★满载希望的方舟,陶冶情操的熔炉。——建校初期,丁祖诒先生谈建校构想
★让无助者有助 让有志者成材 让奋进者辉煌——丁祖诒先生谈自己的心愿
★人民满意是检验教育质量的唯一标准。——丁祖诒先生谈教育检验
★“认认真真地学习 堂堂正正做人”是西译人立于天地的不败之本,亦是西译人傲立潮头的精神源泉。——丁祖诒先生在学生报告会上告诫西译学生
★西译精神的实质就是一切为了学生。——丁祖诒先生接受《中国青年报》专访
★爱和教育是人类永恒的话题。——丁祖诒先生在第89届世界语大会上的论点
★屏息停搏八千跳,借来七彩架心桥,安得增寿五十载,相伴后生到地老。——2007年,丁祖诒先生在接受手术后的第三天,在病床上赋七绝一首,表达了对教育事业和对同学们的爱
★向天再借50年,我仍为中国民办教育事业奋斗,无怨无悔。——丁祖诒先生接受“中国教育电视台”访谈
风景如画的西译校园
扫描访问手机站
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