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董事长致辞
研究中心简介
中心领导
研究指南与项目
指导委员会
研究队伍
媒体集萃
新闻动态
西译新闻
研究中心动态
西译教育参考
校外资讯
审核评估
学术动态
智库观点
教育资讯
资料下载
研究之外
丁祖诒专栏
媒体丁祖诒
访谈丁祖诒
追忆丁祖诒
解读丁祖诒
董事长专题
校内活动
校外活动
媒体报道
西译之星
校友之星
学子之星
教师之星
教育世家
西译视频
政策研究
政策解读
政策查询
校史档案
史志编研
史料征集
数字档案
西译文库
纪念专题
加盟报名
在线留言
联系我们
网站首页
>>
学术动态
>>
教育资讯
>>
查看详情
二次备课构建“经济适用”课堂
2025-04-07 10:27:20
这里所谈的“二次备课”,指的是教师在对学情的把握不是很清楚,或者课前预判和课堂呈现有差距的情况下,在课堂上随机应变临时对预设的教学内容进行相应调整,以适应学生实际学习情况的一种教学行为。
前段时间,我看了一篇教后记《课堂上,我把教案改了又改》。借班上课时,这位老师发现学生没有认真预习文本,全班整体跟不上课堂节奏,于是他便将自己预先设计的四个环节生生地“砍”掉了三个,哪怕是最出彩的环节他都忍痛割爱,在他的心里,只有一个朴素而真挚的念头:让孩子们好好读课文。
这一举动,深刻体现了语文教师的朴素育人情怀:当学生连文本都未能理解透彻时,过多的讲解又有何益?相较于生硬地拖拽学生跟随预设的教学流程,不如灵活调整,让课堂节奏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契合,这是对课堂的真正尊重,亦是对生命的深切关怀。
我自己之前上课一直都很赶,总想“拽”着学生赶快上完安排的内容。如果是公开课或展示课,则想方设法要把内容讲完,哪怕越俎代庖替学生回答问题,或者对学生中存在的疑问熟视无睹、笼统带过,总之,一定要呈现给评委一堂完整的课。可是,随着教学经验的日积月累,也聆听了一些名师和身边优秀教师的课,头脑里的认知慢慢发生了改变。“适合学生的发展”,这是目前我对一节好课最直观也是最根本的评判标准。我愈发偏爱那些质朴无华、洋溢着语文韵味的课堂。
最近的几次送教经历,让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二次备课”的重要意义。一次是在西安市临潼区某中学送教,授课内容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堂环节还算流畅,学生配合度也不错。评课之际,于红梅导师犀利指出我的课堂症结:当发现学生字词掌握不佳时,应放缓授课节奏,引导学生攻克生字难关,而非盲目赶进度,仅求完成预设任务。于老师更以深情厚望告诫:“课堂,务必脚踏实地!”闻此良言,我深感羞愧,自知内心浮躁,忽视学生之需,如此怎能成就优质课堂?
还有一次在西安市周至县某中学送教,授课内容是《答谢中书书》。因为学校有餐前朗诵的良好习惯,所以孩子们虽然没有学习那篇文章,但是通篇已经可以背诵,而且连译文都背得滚瓜烂熟。面对此情此景,我陷入沉思,如何针对此学情巧妙设计课程,成为亟待解决的难题。很明显,我设计好的课显然是不合适了,于是课前的十分钟,我大胆舍弃了之前的思路,迅速结合学情设计了一个简案,拔高了授课内容的难度,孩子们的思维很活跃,一开课气氛就相当活跃,课堂也很精彩。然而,意外还是出现了,当我把临时备的教学内容讲解完毕后,离下课还有十分钟,于是当机立断,我又融入了微写作环节——古代先贤大多喜欢娱情山水、避世退隐,对于这种人生态度你是如何评价的?
没想到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各抒己见,慷慨激昂,课堂教学达到高潮。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随机的过程。作为教师,我们一定要有随机应变的教学智慧,根据学情随时调整自己的授课内容,构建符合学情的“经济适用”课堂。
(作者单位:陕西省咸阳市杨陵区第一实验学校)
标签:
二次备课,教学行为
丁祖诒教育研究中心
陕ICP备2022003684号-1
电话:86-29-85893146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太乙宫街办太乙正街182号
技术支持:
丁祖诒教育研究中心
网站首页
新闻
搜索
购物车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