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李羽佳)12月5日,由省委统战部、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省民宗委共同主办的陕西省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知识竞赛决赛在西安举行,长安大学等10所学校参加。 该赛事10月进入初赛阶段。全省93所高校的38万名学生参与网络答题,有效增强了对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理论政策的学习宣传效果,引导高校师生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据初赛中各高校学生答题情况,10所高校进入决赛。 决赛中,各高校学生以团队共答、个人作答的方式现场答题,并进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的理论宣讲,由评委现场打分。根据现场比赛得分情况,西安航空学院、长安大学获得一等奖,陕西师范大学等3所学校获得二等奖,商洛学院等5所学校获得三等奖。 省教育厅二级巡视员董侠表示,省教育厅将进一步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广泛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打造各族师生互嵌式学习生活环境,在师生共融、共创、共进中坚定文化自信、厚植家国情怀,筑牢精神之基、夯实团结之本。
刘紫涵 张小平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对教师队伍建设作出的重要论述,为新时代以教育家精神引领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推进教育强国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确立了行动指南。广大教师要将教育家精神内化为自觉追求,树立“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和抱负,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实施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行动,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培养培训质量,培养造就新时代高水平教师队伍,就教师队伍建设进行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对教师队伍建设作出的重要论述,为新时代以教育家精神引领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推进教育强国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确立了行动指南。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建设教育强国最重要的基础工作 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要一支宏大的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坚强的基础支撑。 教育事关国家发展、事关民族未来,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纵观人类历史,世界强国无一不是教育强国。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教育事业走过了由旧到新、由小到大的非凡历程,实现了从文盲大国向教育大国、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的转变。当前,我国教育正处于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系统性跃升和质变的关键历史节点,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直接关系教育强国建成,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从提出“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四个相统一”,到勉励“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再到提出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教师队伍建设被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 高质量教师队伍是教育强国建设的中坚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建设教育强国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强调“强教必先强师”。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对教师提出高标准、严要求,既是对学生负责,也是对民族负责。三尺讲台系国运,一生秉烛铸民魂。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没有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就很难培养出高水平的创新人才,也很难产生高水平的创新成果,更难培养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因此,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建设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为建设教育强国奠定坚实基础,是新时代新征程对教师队伍提出的更高要求。 以教育家精神引领新时代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必须大力弘扬和践行教育家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2023年教师节前夕首次提出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从理想信念、道德情操、育人智慧、躬耕态度、仁爱之心和弘道追求六个方面概括了教育家精神的内涵。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是对中华民族数千年优秀教育传统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也是对新时代教师精神肖像的高度凝练,更是教育强国建设新征程上催人奋进的精神旗帜。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是新时代教育家精神的灵魂所在,彰显出鲜明的国家立场和精神底色;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生动诠释了教育家精神所蕴含的人格魅力;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高度概括了教育专业性的核心内涵;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是教育家永葆教育活力的关键所在;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揭示了教育家精神的情感底色;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是教育家基于人类文明延续和发展的历史使命。广大教师要坚定文化自信,积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地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塑造学生美好心灵。 涵养高尚师德师风,坚持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首先,夯实师德师风建设的长效机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师德师风建设应该是每一所学校常抓不懈的工作,既要有严格制度规定,也要有日常教育督导。”将师德师风建设纳入学校工作考核,突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师德养成,推动教师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其次,引导教师自律自强,涵养高尚师德。陶行知说:“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打造兼具“学高”和“身正”的教师队伍,是落实教书育人的根本。广大教师要养成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自觉,主动做到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教师既要当好“经师”,更要当好“人师”,自觉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表率,努力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要把对家国的爱、对教育的爱、对学生的爱融为一体,继承发扬老一辈教育工作者“春蚕吐茧”、“蜡炬成灰”的精神,以赤诚之心、奉献之心、仁爱之心投身教育事业。最后,坚持师德违规“零容忍”,健全和完善师德师风责任追究机制。在教师选用、管理和考核中严把政治关、师德关、业务关,实行师德师风“一票否决制”。要坚决抵制损害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以及国家利益的言行,对教师队伍中存在的违法违纪违规问题,特别是对教师队伍中的害群之马,要坚决依法依纪予以严惩、清除。 提高教师培养培训质量,提升教师教书育人能力。建立和完善教育家精神培育体系,将教育家精神纳入教师培养培训和管理评价全过程,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作为教师培养的必修课,引导教师以家国情怀关注社会现实,把教师培训成效转化为推动教育强国建设的澎湃动力和生动实践。深化对教育家精神的研究阐释,汲取党领导教师队伍建设积累的宝贵经验,特别是新中国成立75年来教育工作者的先进事迹,力求把教育家精神转化为教师教书育人能力,拓宽教师培养培训新思路。力求在“术”、“学”、“道”上全面提高教师学科能力和学科素养,同时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提高教师数字胜任力。在精准培训上下功夫,尤其是加强中西部欠发达地区教师和乡村教师定向培养和精准培训,不断厚植教育振兴的“种子”。 努力让教师成为最受社会尊重的职业之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提高教师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加强教师待遇保障,维护教师职业尊严和合法权益,让教师享有崇高社会声望、成为最受社会尊重的职业之一。这一重要论述为新时代教师队伍重点工作指明了清晰路径。 加强教师地位待遇保障,让广大教师安心从教。重教尚学是中华民族世代传承的优良传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内在动力。当前,我国各级各类专任教师共有1891.78万人,躬耕于49.83万所学校,他们的专业化水平、学历层次稳步提升,撑起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一方面,要提高教师政治地位、社会地位和职业地位。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满腔热情地关心教师,让广大教师安心从教、热心从教、舒心从教、静心从教,让广大教师在岗位上有幸福感、事业上有成就感、社会上有荣誉感,让教师成为最受社会尊重和令人羡慕的职业之一。加大教师荣誉表彰力度,创新开展教师宣传工作,讲好中国教育家故事。另一方面,要推动教师待遇不断提高。加大各级各类专任教师待遇保障力度,如提高中小学教师教龄津贴标准,推进高校薪酬制度改革,持续推进乡村惠师激励政策,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扎下根、留得住、教得好、有发展。 维护教师职业尊严和合法权益。强化教育家精神引领激励,引导广大教师依法履行教师职责,自觉捍卫教师职业尊严;有序推进教师资源配置优化和管理服务制度改革,维护教师合法权益,减轻教师非教育教学任务负担。深化教师编制使用、考核评价、职称评聘、绩效分配一体化改革,完善高校分类评价机制等,使教师工作有条件、干事有平台、待遇有保障、发展有空间,最大限度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广大教师安心从教、潜心育人提供更好的环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在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建设教育强国的新征程上,广大教师要将老一辈教育家的治学精神和治学作风传承下去,将教育家精神内化为自觉追求,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树立“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和抱负,自信自强、踔厉奋发,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作者单位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张小平系该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第二次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思想深邃、内涵丰富,为建设教育强国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深入贯彻落实讲话精神,其必要前提是深刻学习领会。这就需要我们坚持和运用系统观念,全面理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深刻内涵,牢牢把握教育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战略属性,为建成教育强国贡献力量。 马克思主义系统论:科学认识新时代教育改革的思想方法 系统论具有悠久的历史渊源和深厚的哲学基础。以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古希腊哲学家开始系统性思考世界本原问题,其“整体在属性和功用上不同于部分”的思想被现代系统论演绎为“整体大于各部分之和”的著名命题。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体系中同样包含着丰富的系统论思想。马克思说,社会“就是一切关系在其中同时存在而又互相依存的社会有机体”。恩格斯指出,“辩证法以近乎系统的形式描绘出一幅自然界联系的清晰图画。”20世纪80年代,钱学森将西方控制论、信息论和系统论“三论”概括为“系统论”,并创造性运用于教育研究工作中。目前,系统论作为一般科学方法论,成为现代哲学方法论的重要补充,普遍运用于包括教育强国建设在内的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各领域。 坚持和运用系统观念,既是对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及其历史经验的总结、继承和发展,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发展的理论与实践需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基础性思想和工作方法,系统论思维在我国社会改革实践中得到了创新性发展,逐步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重要内容。 坚持和运用系统观念,就是要发展地而不是静止地、全面地而不是片面地、整体地而不是零散地、普遍联系地而不是孤立地观察事物和研究问题。教育强国建设必须坚持和运用系统观念,其深层寓意在于:教育系统是社会巨系统的子系统,教育强国建设是强国建设复杂系统工程的子系统,只有坚持和运用系统方法论,把与教育强国战略相关的基础要素、支撑力量、重大关系都看作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组成的有机整体,才能妥善处理好各种重大关系,更好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新时代大教育观:教育是动态发展、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 新时代第二次全国教育大会擘画了加快推进新时代教育改革的新蓝图。要如期实现建成教育强国的战略目标,要求我们坚持和运用系统观念,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政治高度,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形成立足于教育本体功能和根本任务、超越传统小教育和现代大教育范畴的新时代大教育观。 从教育发展史考察,过去的教育主要是指成年人向儿童青少年传递生产生活经验、传授科技文化知识,引导其培养道德情操、树立正确价值观等的社会活动。随着社会生产力发展,分工日益精细,才在一般的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基础之上,发展出了由专门机构从事专业教育活动的学校教育。一般来说,我们把施教对象局限于儿童青少年的教育称为狭义的教育或传统小教育。随着生产发展和科技进步,人类追求全面发展,教育概念逐步扩展为广义教育或现代大教育。这种教育体系以学校为主体,包括了多种形式、多个层次的各类教育形态,并于20世纪中后期发展为与其他社会子系统多维联结的、庞大复杂的、“活到老、学到老”的终身教育体系。 伴随着终身教育体系逐渐形成的全新教育观念集合或系列看法,可称为现代大教育观。它突破了就教育论教育的传统小教育观,将教育看成社会巨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包括宏观教育、微观教育等所有的教育理论和现象。有学者认为,现代大教育观的提出既是现实的大教育事实的客观要求,又有唯物辩证法和一般科学方法论作理论基础,是教育科学发展到20世纪的必然结果。 教育概念及其基本功能会随着社会的发展与变革而不断变迁。党的十八大以来,有关教育本体功能和根本任务的认识随着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改革实践的紧密结合不断得以发展完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首次以教育政策文件的形式明确提出了“教育强国”概念。党的十九大报告第一次正式把“教育强国”作为国家战略目标,强调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从科学理论和政策实践结合的角度,把教育强国建设与中华民族复兴伟业紧密相连。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强调了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整体要求,既保持党领导教育工作大政方针的连续性,又根据新形势新要求不断开创新局面,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创新。2024年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明确指出,建成教育强国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梦寐以求的美好愿望,是实现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先导任务、坚实基础、战略支撑,必须朝着既定目标扎实迈进。 这些都表明,教育系统及其人才培养必须全面服务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各项事业,促进人民全面发展,充分体现党的十八大以来逐渐形成的新时代大教育观。它从全面的、发展的角度,从哲学、社会、经济、教育等多学科角度,综合考察教育本体功能和基本规律,既平衡了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又兼顾了教育与社会的现代化进程等系统性关系;它传承了传统小教育重视学校教育的理念,同时凸显了现代大教育强调终身教育的特点,把教育看成一种动态发展的、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 坚持和运用系统观念:理解立德树人功能任务的重要视角 教育功能包括个体功能与社会功能。一方面,教育个体功能主要是指发生在教育内部的、促进个体成长的活动,体现了教育本质和教育目的,因而也被称为教育本体功能;另一方面,教育本体功能又会派生包括社会功能在内的其他功能,因而在教育整体系统中处于基础性地位。 教育本体功能必定随时代与社会进步发生变迁。今天的教育本体功能不仅仅是个体发展功能,还包括部分社会功能,它既不偏居于个体本位,也不能完全指向社会本位。这使得教育本体功能既关乎个体成长,也不能脱离社会需求,其根本出发点和归宿应是促进人的发展和生活的完善。因此,承认教育本体功能促进个体发展的同时,要辩证地看待其与国家、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唯其如此,才能认清新时代建设教育强国过程中教育本体功能的理论意义和时代价值。 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本体功能,是我国教育方针的精髓要义,是教育现代化的根本任务,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核心所在。建设教育强国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个根本任务。 立德树人是立德与树人辩证统一的有机体,彼此互为前提与目的,它包含了“立什么德”与“树什么人”等核心问题。所谓“立什么德”,本质是要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核心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即教育引导青少年学生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筑牢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仰之基。所谓“树什么人”,目标是实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培养“立报国强国大志向、做挺膺担当奋斗者”的青年人才。至于如何立德树人,则需要把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新时代大教育观赋予了教育与个体、教育与社会之间关系一种全新的理解,要求我们“跳出教育看教育”,把教育从小领域切换到大系统、从小教育观上升为大教育观,把实践教育学与理论教育学结合起来,从教育与个体的简单互动关系上升到支撑国家战略与满足民生需求的复杂均衡关系层面上来。 (作者:张学文,系新华文摘杂志社编审)
学科美育需要突破学科知识本位的立场,不是简单地将美和艺术的内容加入学科,促进学科知识的有效教学,也不是让学科教学完成学生审美、艺术知识技能掌握的目标,而是站在整体育人的立场,最终实现学生感性与理性的统整发展。 教育部《关于全面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提出,“以浸润作为美育工作的目标和路径,将美育融入教育教学活动各环节,潜移默化地彰显育人实效”,“构建完善艺术学科与其他学科协同推进的美育课程体系”。《通知》在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2020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基础上进一步强调,美育实施路径不只是艺术教育,其他学科也需要融入美育,实现美育价值。因此,开展学科美育成为未来学校美育改革的重要方面。为了更好地指导实践,需要在学理层面进一步阐述学科美育的内涵、目标追求和实施路径。 在理解学科美育之前,首先需要阐明什么是美育。美育是围绕人的审美活动所展开的育人实践,审美的独特性和价值决定了美育的内涵和目标。德国哲学家鲍姆嘉通明确了审美是感性认识,即“美的思维”,是获得感性表象的能力。它主要表现为感受力、想象力、创造力、趣味性,同时也包含逻辑和理性思维能力。所谓美就是“感性认识的完善”,即感性表象能够清晰、生动、丰满地呈现对象的内涵和意义,两者达到和谐统一。反之,则是丑。 德国哲学家康德进一步提出审美是无功利的情感判断。它既不是生理物欲的快感,也不是仅依靠逻辑思维、道德理性对普遍性的追求,而是与对象的表象紧密结合,在逻辑思维和想象力的共同作用下,所达成的外在形式与主体心灵的和谐一致,这时的愉悦感即美感。美感不带有功利性,是自由、无私的,具有普遍有效性。康德不仅确认了鲍姆嘉通对审美的感性认识定位,而且强调审美由于与功利无关,且具有超越性的想象力参与,因而它能够通达普遍,成为道德的象征,能够提升人的精神世界。 德国哲学家席勒继承了康德的观点,针对资本主义发展带来的人的感性和理性的分裂,提出通过审美实现人的完整发展。他在著名的《审美教育书简》中首次提出了“审美教育”的概念,即“有健康的教育,有审视力的教育,有道德的教育,也有趣味和美的教育。最后一种教育的意图是,在尽可能的和谐之中培养我们的感性和精神的整体”。趣味和美的教育就是审美教育,简称美育。 由此可见,美育的本质属性,不是指向艺术知识技能掌握的教育,也不局限于艺术教育,而是通过多样的审美活动,指向人的情感充盈、想象丰富和精神提升的人文教育。因此,《意见》明确指出:“美育是审美教育、情操教育、心灵教育,也是丰富想象力和培养创新意识的教育,能提升审美素养、陶冶情操、温润心灵、激发创新创造活力。”学科美育通过充分挖掘学科的美育资源,在教育教学中促进学生感性认识能力和精神价值的提升。学科美育需要突破学科知识本位的立场,不是简单地将美和艺术的内容加入学科,促进学科知识的有效教学,也不是让学科教学完成学生审美、艺术知识技能掌握的目标,而是站在整体育人的立场,最终实现学生感性与理性的统整发展。 具体而言,学科美育的目标追求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 首先,促进审美思维与科学思维的统整,提升学生创造力。审美思维主要表现为感知觉、直觉、想象,而科学思维侧重于逻辑、分析和判断。长期以来,在主知主义的影响下,教育更多关注学生逻辑思维的发展,而忽略审美思维的价值,造成了学生的片面发展、创造力的欠缺。其实,思维是基于感觉的,无数事例都证明了科学发明、创造和对人类社会生活的理解,不仅仅依靠逻辑思维,还需要感性形象、情感体验和想象的积极参与。许多科学家都是将视觉、听觉等所感受到的各种形象、感觉和记忆融入自己的思考,从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同样,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没有敏锐的观察、体验、共情和想象,也不可能有对他人和世界的深刻理解。因此,各学科教学要有意识地打破逻辑思维占主导的课堂,充分调动学生的感知觉、想象力,丰富他们的情感体验,实现两种思维的对话。这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学科内容,而且有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其次,实现客观事实理解与人文价值追求的统整,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学科教学往往侧重于告诉学生世界是什么,教会他们以何而生的技术和手段,而忽略了学科知识对于人的情感和精神世界的塑造。将美融入学科可以促进这一目标追求的实现。按照马克思主义实践美学观,美是人类社会生产实践的产物。人类在原始生产劳动中,逐渐认识和把握了节奏、韵律、对称、均衡等自然规律和秩序,并且在遵循和运用这些规律中创造了美,所以美体现的是人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相统一的自由创造,是自由的形式。科学美展现出人对宇宙自然规律的探索精神,社会美彰显了人的丰功伟绩,艺术美则在生动形象中积淀着人的生命情感和意义。学科美育需要引导学生在对学科之美的感受中,去体悟各学科之美所蕴含的“人之为人”的实践力量和创造精神,唤起学生积极探索、创造的愿望和动力。此外,人在实现外在自然人化的过程中也实现了内在自然的人化,使人类具有了审美的能力,产生了美感。美感超越了生理的快感,具有社会性和理性。这也正是康德所说的审美的无功利性,审美能够净化和升华人们的情感和精神。20世纪初,我国以王国维、蔡元培为代表的思想家、教育家正是因为看到了审美使人情感纯粹化、高尚化,提升人生境界的价值,所以才积极将中国传统的心性美学与德国古典美学相结合,提出通过审美拯救国民性,推动社会变革。因此,学科美育要将客观知识的学习与个人的经验、感悟相结合,引导学生在学科审美中实现情感陶冶和精神自由。 最后,促进教育教学自身的审美化。可以说,这是每门学科教学的最高追求,也是促进学生发展的必要保障。教育教学的审美化不只是体现在以往所强调的教学艺术,如教师言语、行为举止、板书、教学结构等教学要素和形式的审美化,而是要将教育活动作为人类特殊的生产劳动,遵循美的规律。马克思指出:“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构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处处都把固有的尺度运用于对象;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美的规律正是人在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感性与理性的和谐统一之中进行自由创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感受学科所彰显的人类智慧和创造力之美,而且要在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经验、情感,让学生感受到知识学习的乐趣、思维碰撞的火花、心灵对话的感动,使整个教育教学过程成为师生平等交流、身心愉悦,想象力和创造力被激发以及实现生命成长的场域。这是教育教学真正的审美化。 那么如何达成上述学科美育的目标追求呢?首先,要充分挖掘学科之美,比如自然学科中和谐、对称、简洁等形式美,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人性崇高之美等。通过生动形象的学科之美的呈现,将学科内容形象化、生动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心灵感悟。其次,改变传统讲授式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游戏教学、实验(实践)教学等方式,增强学生体验,将知识学习与学生的经验、情感以及动手实践相结合。最后,引导学生将学科知识技能的学习与艺术化的创作和表达相结合。在表达方式的转换和结合中,不仅要发展学生的审美和艺术创作能力,而且要加深学生对学科知识的理解,激发新的想法和行动。 (作者系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美育学专业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