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十分重视高等教育的发展。1985 年《中共中央关于 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要扩大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定期对高等学校的办学水 平进行评估,这是改革开放以后第一次针对高校办学提出“评估”这个概念。1990 年《普通高等学校教育评估暂行规定》是我国关于教育评估工作的第一个专门性行 政法规。1995 年开始施行的《教育法》把教育评估制度确定为一项“教育基本制 度”。进入 21 世纪以来,高校不断扩招,我国高等教育快速进入大众化发展新阶 段,随之而来的是教学质量问题日益凸显。2003 年启动的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 到 2008 年基本结束,共评了 589 所学校。2013 年教育部正式启动本科教学审核评 估工作,到 2018 年底已有 630 多所学校接受了评估。从实践效果看,“审核评估 的理念是先进的,方法是得当的,成效是明显的”,在引导高校“强内涵、促特色” 方面作用非常明显,但也“存在评估推动高校建立立德树人落实机制力度不够、评 估分类不明确、评估结果刚性不强、评估整改乏力等不足”。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落实 2018 年全国教育大 会精神和《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关于深化新时代教育督导体制机 制改革的意见》,引导高校遵循教育规律,进一步聚焦本科教育教学质量,在全面 总结 2014-2018 年本科教学审核评估经验的基础上,2021 年 1 月教育部印发 《普 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实施方案(2021-2025 年)》(以下简称《实 施方案》),开始启动新一轮审核评估工作。该《实施方案》强调“以评估理念引 领改革、以评估举措落实改革、以评估标准检验改革,实现高质量内涵发展”,因 此,在新时代本科教育发展新阶段,审核评估指标体系既是评价高校人才培养工作 的度量衡,也是引领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风向标。我们要辩证分析审核评估与教 育教学改革的关系,坚持以评估指标要点推动改革,以评估政策促进改革,充分发 挥审核评估对教育教学改革的引导作用,“实现从办学评价转变为发展建议、从定 义结果转变为精准指导”。
一、审核评估视域下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的目标
《实施方案》阐明了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指标体系也进一步具体化了本 科教育教学改革的目标内容。“新一轮评估,高质量成为总基调,分类评估成为新 路径,以评促强成为主旋律,建立健全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本科教育教学质量保 障体系成为总目标。”新一轮审核评估是深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的新契机,也为本 科教育教学改革目标的制定提供了依据。
1.根本目标: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教育的首要问题是“培养什么人”。在 2018 年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 记强调指出:“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实施 方案》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明确提出了“一个根本”和 “四为服务”。“一个根本”是指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四为服务”是指 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实施方案》提出在审核评 估时,要将“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情况”作为 审核重点。因此,我们应将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确定为教育教学改革的根本 目标,将立德树人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推动本科教育高质量内涵式发展,多出人 才,出好人才。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的那样,“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都要围绕这个目标来设计,教师要围绕这个目标来教,学生要围绕 这个目标来学”。
2.基本目标: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
上一轮审核评估的方针是“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 建设”20 个字,新一轮审核评估改为“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以评促 强”16 个字,一个“强”字,更加突出了人才培养体系的高水平和高质量要求。《实 施方案》提出通过新一轮审核评估,推动建立健全既具有世界水平又具有中国特色 的质量保障体系,引导高校坚持走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和创新发展之路。在审核评 估指标体系中明确将“五度”(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度、社会需求的适应度、师资 和条件的保障度、质量保障运行的有效度、学生和用人单位的满意度)确定为审核 重点,同时在思想政治、双创教育、通识教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等方面都列 出详细具体的审核内容。这说明“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已成为我国高校 教育教学改革中迫在眉睫的重大任务。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新一轮审核评估更加注 重把握新时代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将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作为建设高水平 人才培养体系的核心,引导高校深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
二、审核评估视域下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的动力
在高等教育走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上,改革与创新已成为高校人才培养过程 中的常态。教育教学改革的动力是引起或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各种力量的集合。这是 一个由外部和内部多种力量构成的复杂动力系统,主要包括人才培养质量的内驱 力、社会需求的牵引力、高校竞争的推动力、科技驱动的加速力和外部评估的倒逼 力等。
1.人才培养的内驱力
开展教育教学改革,目标是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 培养体系,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满足社会对高质量人才的需求。随着社会发展, 高等教育的职能越来越丰富,但人才培养始终是高等教育的核心任务。当前,我国 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新阶段,“高质量内涵式发展”成为主基调,但高校教育教学 中仍存在种种弊端和不合理的方面,制约着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因此,教育教学 改革既是高校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迫切要求,也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内在需 求,势在必行。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涉及管理者、教师和学生等主体, 他们是改革的发动者、组织者和参与者。我们要以新一轮审核评估理念为引领,以 评估指标体系为导向,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完善教育教学改革的政策体系、评价体 系和激励体系,充分调动各主体参与教育教学改革的主观能动性,构建自觉、自省、 自律、自查、自纠的大学质量文化,不断激发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内驱力。
2.社会需求的牵引力
本科教育教学改革首先要适应国家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培养与实际需求相匹 配的高素质人才,坚持需求导向。当前,我国已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 体系,高等教育正进入普及化阶段。高校教育教学改革要主动适应高等教育转段发 展新需求,更新育人理念,不断推进高等教育高质量内涵式发展。一是当今世界正 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特别是在新冠疫情影响下,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增加,全 球治理面临的机遇和风险挑战前所未有。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应适应人类命运共同体 构建的需要,树立国际化教育观念,进一步加强新型国际化人才培养。二是新时代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创新驱动战略正稳步实施,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应适应我 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人才,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多的智 力支撑,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 进步。
《实施方案》指标体系明确将“毕业生适应国家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就业情 况、就业质量和职业发展情况”“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 新人情况”等列为审核重点。我们要将社会需求的外在牵引力持续转化为高校推进 教育教学改革并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内在动力,充分发挥社会需求对人才培养 体系优化升级的推动作用。比如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科技的发展,不仅催生了人工 智能、大数据管理与应用等专业,而且赋能传统专业,催生了智能制造、智能交互 设计、智慧交通、智慧影像工程等专业。专业结构不断优化调整,课程体系不断改 造升级,既能更好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也为高校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3.高校竞争的推动力
高校间各种形式的竞争一直存在。在微观层面上主要涉及生源、经费、学科、 人才等方面的竞争,在宏观层面上主要表现为办学定位、综合实力、排名等方面的 竞争。高等教育进入新时代,“双一流”“双万计划”等相继实施,新的发展机遇摆到了高校面前。如何在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浪潮中,实现错位竞争、差异化发展,更好服务于国家战略和社会需求,是本科教育教学改革亟待回答的问题。过去我国 高等教育实行“层级化”的结构模式和管理体制,新时期高校管理体制由“层级管 理”转变为“分类管理”。我国高校分为不同的类型和层次,高校之间的竞争也是 分类型分层次的。《实施方案》积极探索分类评价,采取柔性分类方法,提供了导 向鲜明的两种类型、四种“评估套餐”,同时增加了定量指标,设置了必选项和可 选项,必选项对标高等学校办学底线要求,可选项引导高校办学形成特色。因此, 实施分类评估,能够更充分发挥评估“指挥棒”作用,引导不同类型高校科学定位。随着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发展阶段,教育需求更加多样化,高校之间的竞争日 趋激烈。如何直面当前的竞争形势,通过各种措施和手段,培育核心竞争力,提升 竞争优势,是高校推进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不容回避的问题。当前,我国高等教育 进入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本科教育成为高校之间竞争的关键领域。推进本科教 育教学改革,是高校创造自己独特竞争优势的重要过程,形成了核心竞争力的有效 路径。新一轮审核评估必将推动高校对竞争的新理解,明确把“以本为本”“四个 回归”作为本科教育做强做优的必由之路,从而为教育教学改革找到准确的抓手。
4.科技驱动的加速力
新兴科技层出不穷,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这些都为构建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 体系开了一扇扇新门。新技术对高等教育功能和结构形成巨大冲击,特别是来自信 息技术的挑战前所未有。新一轮审核评估创新评估方式方法,综合运用大数据等现 代信息技术手段,对常态监测数据进行深度分析。高校在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过 程中,应树立数据导向意识,完善教育教学信息平台建设,认真做好高等教育质量 监测数据填报工作,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常态化收集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并定期依 据数据做体检,及早诊断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整改并持续改进。
科技驱动下的教育教学改革,必将引起教育理念、教育功能、教育形态、教育 生态发生深刻变革。2020 年以来,受新冠疫情影响,大规模在线教学成为教学的 主要手段,这虽然是非常时期的非常之举,但“大学可以借助新一代信息技术,在 大规模在线教学中推动教学方法创新,并以此为突破口,推动教育教学全面改革, 进而推动高等教育的高质量发展”。疫情防控常态化之后,我们应通过在线教学推 动混合式教学新发展,加强网络教学平台建设,加大教师信息化素养培训,推动教 学模式重塑,推进教育方式深度变革。建立在新的信息技术基础上的大数据分析,能够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从经验走向科学,从模糊走向精准。如对学生学业成绩和综合素质的评价,可基于云平台和学 习终端的数据分析,收集学习的全过程性数据,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学习习惯等进 行诊断,这样不仅实现了评价方式从传统的总结性评价转向过程性评价,评价手段 从试卷、作业等的成绩统计转向大数据采集与分析系统,而且可以提供课堂教学实 时性信息,为教师随时进行教学诊断、持续改进教学方式提供了实证数据分析支持。 科技驱动下的教育教学改革,必将推进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重构教育评价体系, 有效促进学校人才培养能力的提升。
5.外部评估的倒逼力
新一轮审核评估强化了评估结果运用的刚性,倒逼高校夯实办学主体责任。以 评促改不能是一句空话,除了高校要切实承担起整改主体责任以外,整改督查和责 任追究同样非常重要。新一轮审核评估建立问题清单制度,强调“回头看”督导复 查机制。对于突破办学底线的高校,采取约谈负责人、减少招生计划和限制新增本 科专业备案等问责措施。对于评估整改不力、关键办学指标评估后下滑的高校,除 了采取以上几种问责措施以外,还增加公开曝光的措施。采取这些问责措施,意在 压实高校人才培养的责任,实实在在推进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创新。
新一轮审核评估指标体系更加完善,助推高校找准教育教学改革方向。《实施 方案》所列指标就是推进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点。新一轮审核评估作为一种外 部压力,倒逼学校更新教育理念,推动专业结构和课程体系优化升级,主动对接经 济社会发展需求;倒逼教师创新教育教学形式,不再仅仅关注学生考试成绩,更加 重视学生身心健康、学业进步、全面发展,培养出符合国家需要的创新型人才。
当然,外部评估倒逼学校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目的是为了引导督促高校聚焦本 科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升,建立健全质量保障体系,积极构建“自觉、自省、自律、 自查、自纠”的大学质量文化,从而将审核评估的外在要求转化为高校推进教育教 学改革的主体自觉。
三、审核评估视域下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的路径
在新一轮审核评估视域下推进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必须坚持系统思维,紧扣评 估指标体系和审核重点,将评估新理念切实转化为教育教学改革新行动,进一步明 确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和重点领域,完善高校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持续推进本 科教育质量文化建设,将教育教学改革内化为师生的自觉行动。
1.以评估理念指导改革
理念是教育教学改革的先导,教育教学改革的内在逻辑深深蕴含在教育理念变 革之中。我们必须坚持以新一轮审核评估提出的新思想新理念为指导,确立教育教 学改革正确方向。
(1)树立立德树人、德育为先的理念。新一轮审核评估更加注重全面评估高 校立德树人成效,这就要求教育教学改革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把立德树人 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内化到人才培养各环节,把立德树人成效确立为评价教育教 学工作的根本标准。近年来,高校教育教学遇到了多元文化和价值观的挑战,出现 了一些思想道德方面的负面现象,暴露出在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思想政治 工作体系建设、师德师风等方面存在不少问题。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 和价值观,坚持德育为先、立德树人,既是当前形势的迫切要求,也是培养时代新 人的需要。因此,新一轮审核评估将坚持党的领导、思政教育、师德师风建设、学 生理想信念和品德修养等都列为审核重点。
(2)树立“以本为本”“四个回归”理念。近些年来,高校不同程度地存在 “重科研、轻教学”现象,不少教师把科研看作名利双收的好事,而把教学看作是 不得不做的一种负担。高校承担着多项职能,但核心职能是人才培养。人才培养的 基础是本科,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对于走向普及化阶段的高等教育来说,高质量 的本科教育对于建设教育强国至关重要。新一轮审核评估重申“以本为本”“四个 回归”理念,就是强调高校要回归人才培养本位,确保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本科 教育的核心地位。审核评估视域下的本科教育教学改革一定要坚持人才培养为本, 本科教育为根,把回归常识、回归本分、回归初心、回归梦想“四个回归”作为改 革与发展的基本方向,形成党委重视、校长主抓、院长落实的改革氛围,引导教师 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投入充足时间和精力,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3)树立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理念。2018 年我国首个高等教育教 学质量国家标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明确提出“学 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三大理念,《实施方案》再次强调了这些理念。这 些理念对引导和促进教育改革、保障和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至关重要。教育教学改 革首先要突出学生中心,更多关注学生的学习、学生的发展和学习的成效,在专业 建设、课程设置、实践教学、双创教育等培养过程中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资源和条件的配置使用上更多考虑学生的需求。其次要突出产出导向,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新需求和国家发展战略新需要,完善人才培养方案,设定合理培养目标 和毕业要求,优化课程设置,更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形式,切实提高人才培养的 目标达成度和社会适应度。最后要突出持续改进,通过改革构建常态化教育教学质 量保障体系,把教学动态监测和经常性评估紧密结合起来,及时评价,科学诊断, 全面反馈,持续改进,推动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
2.以评估指标引领改革
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点和着力点在哪儿?《实施方案》指明了努力的方向。新 一轮审核评估坚持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一级指标下面设置了系统全面的 二级指标和审核重点。与上一轮审核评估相比,进一步加强了对党的领导、办学方 向、思政教育、卓越教学、双创教育等情况的审核,增设了“问题清单”,引导高 校把立德树人贯穿到教育教学全过程,构建“三全育人”格局,全力服务学生成长 成才。
评估指标就是教育教学改革的路标,审核评估的重点就是教育教学改革的着力 点。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就是对照《实施方案》及指标体系,把准教育教学改革的 方向。要让优的更优,把短板补齐,推动人才培养质量和学生发展水平全面提升。 在新一轮审核评估视域下,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主要有:
(1)突出新时代人才培养的政治要求。教育教学改革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 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要强化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建设,建立“三全育人”工作格 局,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作为学生思政课程开设。要在学风建设中 通过宣传教育,引导学生爱国、励志、求真、力行,坚定理想信念,锤炼品德修养。
(2)筑牢新时代教育价值观。教育教学改革要坚决破除“五唯”痼疾,改变 不科学不合理的教育评价导向,引导教师潜心教书育人,在绩效考核、职称评聘等 制度设计中落实“以本为本”, 推进“四个回归”。
(3)强化培养过程管理。修订完善培养方案,使之更加符合国家专业类标准、 体现产出导向理念;调整优化专业结构,使专业设置、专业建设更加契合国家重大 战略和社会对创新型人才需求;优化实践教学体系,推动实践育人;实施“以学为 中心、以教为主导”的课堂教学,开展以学习成效为导向的教学评价;深入开展双 创教育、劳动教育和美育;以“四新”建设引领卓越培养等。
(4)重视师资队伍建设。把教师思想政治建设放在首位,坚持师德师风评价
第一标准,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作为教师培训核心课程;更加重视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教学投入和教师发展。 (5)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制定质量标准,完善质量管理制度,优化内部
质量评估和持续改进机制,建设质量文化。 (6)注重教学成效的评价。把培养目标达成度、社会需求适应度、师资和办学条件保障度、质量保障运行有效度、学生和用人单位满意度等作为检验教育教学 改革成效的标准。
以评估指标引领教育教学改革,需要着重处理好以下两个方面的关系:
一是坚持纵向比和横向比相结合。纵向比,就是客观审视学校办学的历史进程, 既看到已经取得的成绩和进步,增强教育教学改革的信心,又看到学校在新时代教 育事业发展中的新使命,确立更高的奋斗目标。横向比,就是要把一所学校放在国 际国内教育大格局中来审视,找准自己的办学定位,明确自己的办学特色,确立赶 超的标杆。只有这样,才能比出差距感,比出压力和动力。
二是坚持内涵发展与特色发展相结合。新一轮审核评估设置两类四种指标体 系,既坚持办学规范和质量底线要求,又通过可选指标项鼓励高校办学创新形成特 色。教育教学改革首先对标新时代本科教育质量要求,推动高等教育发展方式的升 级换档,摆脱“规模扩张、校名更改、土地扩大、层次升格”等外延式发展思路, 实现内涵式发展。相对于同质发展的特色发展重在突出高校在长期办学过程中积淀 下来的富有个性的独特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各个学校在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时, 由于其历史传统、学科结构、师生秉赋、资源保障的不同,改革的重点和路径也不 尽相同。”教育教学改革要走差异化发展之路,找准改革坐标和发展方向,不能人 云亦云,依样画葫芦,陷入亦步亦趋的同质化竞争之中。
3.以质量文化支持改革
教育教学改革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工程,需要不断探索和创新,不能草率行事, 更不可强制推进某种教学模式。在教育教学改革中,一方面必须尊重教育规律,坚 持实事求是;另一方面必须充分调动各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新一轮审核评估将 “质量文化”列入指标体系,意在推动高校积极构建自觉、自省、自律、自查、自 纠的大学质量文化,建设基于自主和责任的质量文化,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从强调外 部驱动转向内在自觉,从自上而下行政推进转向自下而上主动作为。
(1)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宣传教育和各种培训,使全校上下形成改革的共识,加速将传统的教育理念转变为新时代本科教育教学的新理念,不断提升教育教学改革的质量意识,从而催生内生动力。
(2)激发全员参与。通过体制机制变革,强化全员参与意识,形成人人关心教育教学、个个自觉改革的氛围。建立健全参与机制,汇全员之智,集全员之力, 形成教育教学改革合力。通过积极参与,达成改革共识,凸显主体性,激活和提高 自我效能感。
(3)完善教师评价。贯彻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把 认真履行教育教学职责作为评价教师的基本要求,引导教师上好每一节课、关爱每 一个学生”。通过教师评价改革,增强教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4)推动持续改进。在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完善监测、评价、反馈、诊断、 整改等环节,提高自省自查自纠的针对性,实现持续改进的闭环管理。通过持续改 进,学生综合素质不断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不断发展,人才培养质量始终处于循环上升过程,实现师生共同发展。
4.以系统思维推进改革
以审核评估新理念为引领推进教育教学改革,需要坚持系统思维,引导高校内 涵发展、特色发展和创新发展。
(1)坚持融合统筹推进。本科教育教学改革一直在路上,从理念、制度到教 育治理效能都已发生深刻变化,人才培养质量得到较大提升。但也要清醒地看到, 高等教育进入新时代后,本科教育教学改革进入深水区,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突 出问题需要下更大力气解决。坚持系统推进教育教学改革,首先要从顶层设计的角 度融合推进,突出改革的整体性。具体而言,要明确高校办学主体地位,科学界定 学校办学定位,整合各类资源,为人才培养提供整体性方案,着重处理好 “六大 关系”,即学校办学定位与服务面向的耦合、内涵发展与特色发展的融合、教育教 学改革顶层政策设计与分层政策规划(如学科专业发展和师资队伍建设等规划)的 对接、学校政策统一性与学院具体情况差异性的协调、改革的中长期政策与短期政 策的配合、教学与科研的平衡等。
(2)坚持一体化协同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必须遵循人才培养的运行逻辑,实 现一体化协同推进。构建“融合化”学科专业体系,打破学科壁垒和专业边界,贯 彻新文科建设理念,推进文理工农医深度融合;构建“精准化”协同育人机制,形成“教书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文化育人、组织育人 长效机制”;坚持资源互补、优势叠加,构建高校与政府、企事业单位等多部门一 体化育人生态。
(3)坚持开放创新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本身就是一项开放的命题,同时也是 一项创新的命题。审核评估将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度和适应度作为审核重点,因此, 学校要在主动向社会、向市场、向政府等开放过程中进行教育教学的创新性改革, 重点领域有:完善协同育人机制,与用人单位建立有效的人才培养合作机制,特别 要深化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等重点领域协同育人改革;加强实践育人 平台建设,与行业部门、企业共建实践教育基地,形成合作共赢、开放共享的实践 育人机制;深化专业供给侧改革,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多样化需求,提升服务经济 社会发展能力;在后疫情时代创新国际合作方式,强化对外交流等。
“十四五”时期,我国高等教育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教育教学改革的宏观 环境和国家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发生了深刻变化。我们要抓住新一轮审核评估契机, 找准新形势下教育教学改革新的突破口和着力点,全面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 务,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不断提升办学水平和服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