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董事长致辞
研究中心简介
中心领导
研究指南与项目
指导委员会
研究队伍
媒体集萃
新闻动态
西译新闻
研究中心动态
西译教育参考
校外资讯
审核评估
学术动态
智库观点
教育资讯
资料下载
研究之外
丁祖诒专栏
媒体丁祖诒
访谈丁祖诒
追忆丁祖诒
解读丁祖诒
董事长专题
校内活动
校外活动
媒体报道
西译之星
校友之星
学子之星
教师之星
教育世家
西译视频
政策研究
政策解读
政策查询
校史档案
史志编研
史料征集
数字档案
西译文库
纪念专题
加盟报名
在线留言
联系我们
网站首页
>>
校史档案
>>
西译文库
>>
查看详情
以就业为导向,办好高等职业教育——对我院高等职业教育、教学工作的思考
2024-10-17 17:42:10
(该文章发表于2003年12月)
我院从2000年开始,成为独立设置的高职高专院校,至今已历时三年,已经培养出了第一届毕业生。本文试图总结三年来我院高等职业教育和教学工作的经验、体会,进一步作好高等职业教育和人才培养工作。
近几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规模迅速扩张,仅陕西省高职高专院校就多达70余所,高等职业教育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确实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我院高等职业教育工作,在丁祖诒院长的直接领导下, 也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短短的三年时间,专业设置从4个发展到19个,在校生从500发展到8000多人,在教育思想、教学质量、办学条件等方面也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并且通过三年来高等职业教育工作的实践,逐步加深了对职业教育规律和特点的认识。
一、高等职业教育的性质和特点
1.高等职业教育是一种教育类型
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多元化、多类型的,既有对复合实用型、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又有对科研开发型、产品设计型人才的需求,本科和高职高专分别承担着不同类型人才的培养任务。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教育类型,不能仅仅局限于专科层次,它和以学术性和研究性为目标的普通高等教育有着同等重要的地位,两者是共同发展的关系,不应是谁优谁劣、谁高谁低的关系。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是面向行业或行业群,针对社会各种工作岗位实际需要,培养复合实用型、技术应用型人才的教育类型。由于和普通本科的类型不同, 所以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要求等,理所当然地和普通本科教育有所区别。
教育部提出“三教合一
”
的要求,即高等职业教育、普通专科教育和成人教育,今后统一为高等职业教育。但是,教育部并没有把自学考试、学历文凭考试纳入高等职业教育的要求,而且自学考试或学历文凭考试的课程,是多年前制定的,并没有脱离
“
压缩型本科”的课程体系,采用的教材也比较陈旧。所以,高等职业教育也不同于自学或学历文凭考试的助学教育,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向自学考试或学历文凭考试靠拢的做法,也不尽恰当。
2.高等职业教育具有大众化教育的属性
众所周知,高考成绩的高低,一般和考生的智力开发水平、理解和接受能力密切相关。每年高等学校招生,实际上是对考生按高等院校的层次和高等教育的类别进行分流,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职业教育的对象主要是未达到精英教育录取标准的考生。可见,职业教育 之所以具有大众化的属性,除了社会对职业技术人才需求门类多、数量大的原因之外,高等职业院校招生也是大众化的录取标准。
根据社会对高等职业技术人才的要求,结合当前职业教育的生源状况,使我们逐步认识到教育部对高等职业人才培养规格的要求,完全符合社会需求和生源的实际情况,符合高等职业教育规律和特点。
3.高等职业教育、教学工作的特点
① 打破传统高等教育课程设置的“三段论”
传统的高等教育,一般是按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顺序,分阶段实施教学的,课程体系和结构追求完整、严密,提倡厚基础,宽口径,就业之后,不求
“
上手
”
快,但是有
“
后劲
”
。如果高等职业教育也沿用
“
三段论
”
的课程设置和教学过程,培养的必然是
“
本科压缩型
”
的毕业生,其理论水平和科研开发能力不如本科毕业生,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不如中专毕业生。事实已经证明,这种
“
本科压缩型
”
的毕业生,当前就业已经非常困难了。实际上,企事业单位的职工中,多数是普通技术型、应用型人员,说明社会需求数量较大的是技术型、应用型人才。因此,高职毕业生就业困难,与高职高专实行
“
本科压缩型
”
的教学模式有关,人才培养的规格没有作到
“
适销对路”。
为了“适销对路
”,
主要课程都应当尽可能地瞄准未来工作岗位的实际需要。特别是在千军万马办高职的新形势下,谁培养的人才
“
适销对路”,谁就在人才市场上处于有利地位,办学就能进入良性循环。
② 理论课不求系统、不求完整,够用为度
高职高专的理论课,应当是为实践、能力、技能课奠定基础的,其广度、深度要视实践、能力、技能教学的实际需要而定。所以,高职高专的理论课,不是解决“为什么
”
的问题,而是主要是解决
“
是什么
”、“
怎么用”的问题,这样的理论课学生不会觉得深奥难懂,易于被多数高职高专学生理解和接受,既符合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也能把理论课教学纳入高职人才培养规格的范畴。
③ 注重实践教学,培养动手能力
实践出真知,实践出人才。职业教育是针对未来工作岗位的教育,不能沿袭学院式教育,不能与劳动就业脱节。如果我们的高职毕业生不需要岗前培训就能上岗,那么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就会大为改观。所以,技术实用型高等职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工作,有以应用为主旨的特征,要突出实习、实训等实践教学环节,不可局限于书本知识。现在的情况是,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的毕业生,虽然学了《国际贸易》、《国际贸易实务》不知道如何询盘、还盘、定单、包装、运输、付款、保险、索赔、报关、退税,不熟悉进出口公司日常事务性工作;学信息工程类专业的虽然学了《数字电路》、《模拟电路》等理论,却不会使用检测仪器、仪表,对于常用电子设备不会维护、维修。显然,这种脱离劳动就业的教学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职业教育。
4.高等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
高等职业教育所设置的专业,并不属于教育部审定的本科专业目录中的“学科
”,
针对高职教育的行业特点,教育部又专门提出了高职专业设置的
“
门类
”
。所以,高职专业的建设,不能沿袭
“
学科
”
建设的思路。正确的高职专业建设,应当具有行业的针对性,满足行业对技术、技能的需要,进行课程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建设,
“
双师型
”
师资队伍建设。其中,非外语专业的
“
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尤为重要。只有那些具有实际工作经验,又有教学经验的教师,才能作到理论联系实际,才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因此,高等职业院校引进师资时, 有选择地聘请高等院校的退休教授固然重要,从企业、 事业单位引进有实践工作经验的工程师、经济师、会计师更为重要。同时,也要相应地调整待遇政策,工资要和业务水平、工作能力挂钩,不能完全按学历、职称划线。实际上,我们这些从公办院校到西译工作的教授,由衷地体会到:国家对民办院校的法规政策、高职高专的教学要求、针对生源状况因材施教、西译的办学理念、管理和培养模式等等,都是需要我们认真学习的,教育、教学思想也是需要我们认真调整的。
5.高等职业教育必须沿用西译的人才培养模式
我们学院所有的高职专业,都坚持了丁祖诒教授所倡导的“外语+专业+现代化技能
”
和
“
专业+外语+ 现代化技能
”
的人才培养模式。实际上,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和教育部对高职高专人才培养
“
规格”的要求不谋而合。从我院开办高等职业教育以来,在各个专业的课程体系设计中,都体现了复合、实用的原则,尤其是非外语专业,前五个学期的外语教学,每周高达6~8个学时。实践证明,非外语专业加强外语教学,对于我们的毕业生就业,具有很大的竞争优势。遗憾的是,我们很多非外语专业的学生没有处理好外语与专业、外语与就业的关系。
二、我院高等专业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高等职业教育和诸多的非外语专业,和我院多年的助学教育比较,还属于新生事物,全国的高等职业教育也是处于探索阶段。虽然我们的职业教育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需要研究和改进的问题。
1 . 教学计划问题
制定教学计划是一项系统工程,是学术和教学研究方面的问题,不完全属于是行政决策问题。教学计划虽然在实践中需要不断调整、完善,但是一个专业的主干课程和培养模式是不会改变的,而非主干课程往往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无关大局。三年来,由于我们制定教学计划的指导思想不够稳定,制定教学计划的责任不够明确,修改教学计划的程序不够规范,致使教学计划多变,出现了高职教学多头管理,计划人人插手的局面。如今看来,我们以往的教学计划不论如何制定和修改,都没有真正体现高职高专人才培养规格的要求,没有体现职业教育的特色,没有摆脱“压缩本科型”的束缚,周学时偏多,实践教学比例偏少。
最近,面临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的严峻形势,面对高职教育对象的状况,检查我们教学的实际效果,促使我们对高等职业教育进行了认真地反思,重新审视了我们的教学计划,感到我们的教学计划再也不能小修、小改了,需要做根本性变革。变革的基本指导思想是:教学为就业服务,教学计划必须回归到教育部对高职人才培养规格的要求上来。
(1)真正贯彻西译人才培养的模式,注重外语听说能力的培养
外语的听说能力和计算机应用技术,是我院学生飞向社会的两个翅膀。高职非外语专业外语教学的指导思想,应当是为了提高语言交流与沟通能力,为学生就业服务,并且要兼顾英语四级水平考试的要求。为此,今后非外语专业的外语教学,要重新选择教材,提出“精读
”
课程也要注重听说的教学要求。最近,有人针对高职新生外语基础
参差不齐
的状况,建议新生入学后,在摸底考核的基础上,实行外语分级教学;也有人提出新生入学后的前两个学期,集中较多的课时,先把学生的外语学习引导到
“
正路
”
上来,以后每个学期可减少外语课时,仅保持外语教学
“
常流水,不断线”,这样可能会避免大部分学生跟不上、没信心,到放弃的现象。
(2)瞄准本专业对应的行业,设置就业所需要的技术、技能课程
三年来,我们的非外语专业课程设置的教训是很深刻的。目前,我们的非外语专业课程偏多,甚至单纯追求每周要达到24 - 28课时。我们认为,教学也要讲究“投入产出
”,
课程多、周学时多,教学经费投入就多。但是,这种
“
投入
”
是否有相应的
“
产出
”
呢
?
如果只考虑专业知识结构的完善性,不顾及学生是否能学得懂、用得上,这样的
“
投入
”意义何在?
实际上,在非外语专业的课程设置问题上,不突破“压缩型本科
”
课程设置的束缚是不对的,沿袭自学考试课程设置的框框也是不恰当的。今后,各个专业的课程设置,没有必要再参照本科、自考或其它院校,必须走自主设置课程的路子,办出我们自己的特色专业。除了
“
专升本”考试课程必须保留外,大胆砍掉偏离高等职业教育培养规格的课程,作到课程少而精,就业针对性强,使学生能学懂、会用。最近,在我们召开了高等职业教育大讨论、大总结、大反思、大改革的会议之后,经贸系主任武汉生副教授认为,属于高职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可以考虑不再开设《经济高等数学》、《西方经济学》等课程。他根据从第5学期开始,就有很多学生开始考虑就业、考证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把与专业有关的课程集中到前两年讲完,把社科类、选修类课程放在最后一年的建议,很有研究价值。
另外,教学计划的制定和修改工作要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教学计划制定和修改的第一责任人是系主任,并报教学指导委员会和院长审定。
2.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精简课程,减少授课课时,就为实践教学腾出了时间,也有条件集中一段时间进行岗位实习和实训。
职业教育的理论课也应当蕴涵实践,理论课教师的教学难点恰恰在于联系实际,而学生学习的难点在于脱离应用的理论。为了加强应用,有些课程的考核方式,也要引导学生注重应用,例如进行课程设计,开展小制作、小发明,开辟第二课堂活动。国内外资料显示,办规范化的高等职业教育,其教学投入一般比办本科教育的投入还多,主要是实习、实训基地建设需要耗费大笔资金。所以,我们尽可能地开门办学,联系一些企事业单位,作为实习基地,进行现场教学,产学结合、实习和就业结合,还可以和企事业合作,实行
“
定单
”
、
“
定向”培养。同时购买国际经济与贸易、电子商务等模拟教学软件和一些主干课程的CAI课件。
3.专业课程要
涵盖
职业资格证书考试课程
根据我们对人才需求市场的了解,对于高职高专层次的毕业生,用人单位更看重职业资格证书。尽管高职高专教育定位在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培养高等
技术应用型人才,但我们的高职高专教育仍然属于单一的学历教育,不具有职业资格和劳动就业准入的教育功能,没有形成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并重、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并重的教育制度。职业资格标准与学历教育要求之间缺乏相互衔接,造成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有一定困难,高职高专院校在推进职业资格证书中的作用没有得到发挥。我们要率先改变单一学历教育的局面,把职业资格证书考试课程
列入
我们的教学计划,争取对我们的学生完成
“
一历一证”的教育,在此基础上争取各种能力和水平的多个证书。
4.要设置就业情景好的专业方向
面对高职院校一哄而起、独立本科院校风起云涌的态势,深感高职毕业生就业形势会越来越严峻,这就迫使我们不得不认真思考我们如何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的问题。只注意招生,不考虑就业,必然会影响学院的生存和发展。招生工作需要投入经费、人力和精力, 毕业生就业工作同样也需要投入经费、人力和精力。为了让高等职业教育也像我院的助学教育那样,保持高入学率、高就业率,也能实现招生、教育、就业的良性循环,高等职业教育的招生、培养工作,就必须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指导思想。
如今看来,丁祖诒院长提出的“专业设置不在于多,而在于精
”
观点是正确的。就是应当集中精力、人力和财力,办一部分就业前景好、办学条件成熟的专业。所以,对于已经批准招生的专业,今后有的可以停招、停办,有的可以变通为一种专业方向。例如,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可以设置机电一体化或自动化专业方向,室内装饰与工程可以设置装潢设计或装饰施工专业方向等等。
总之,为了改革我们的高等职业教育,需要认真总结我院职业教育工作的经验和教训,明确高等职业教育的指导思想,要充分认识职业教育为就业服务的本质特征,改变各个专业知识结构和主干课程的传统观念,树立正确的职业教育质量观。
标签:
西安翻译学院
陈康
丁祖诒教育研究中心
陕ICP备2022003684号-1
电话:86-29-85893146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太乙宫街办太乙正街182号
技术支持:
丁祖诒教育研究中心
网站首页
新闻
搜索
购物车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