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为落实有关要求,师范类专业认证工作在总结前期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基于师范生学习产出的评价改进机制的要求,并将该要求设定为通过认证的“底线”要求。但是,如何对师范生的学习产出进行评价,如何依据评价结果进行改进,始终是认证工作亟待突破的瓶颈问题。
在师范类专业认证中,产出评价取得了哪些进展,课程考核目前存在哪些问题,未来做好产出评价有哪些建议。
今天小编将带您回顾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工作总结会上认证专家研讨交流内容。
【交流报告要点】
专家委员会委员、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宋冬生教授
在师范类专业认证总结会上,做了题为《出实“卷子”,量实“尺子”,提升教书育人本领》的报告,分享了关于突破课程考核、改进产出评价的思考。
宋冬生教授提到教书育人,在一定意义上讲就是教课育人,产出评价必须从专业的角度,从知识技能态度的角度进行精准地改进。如何有效评价“一践行三学会”的达成情况,《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讲得很明确,“坚持以德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坚持面向人人、因材施教、知行合一”;坚持“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的主要原则。对结果评价和过程性评价,大部分师范生觉得“一考定成绩”是不合理的,更倾向于接受过程性评价,因为过程性评价可使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学习兴趣、人际交往等能力得到综合提升。
宋冬生教授指出,师范类专业认证启动三年来,在产出评价方面态势良好,取得了一些进展,在评价观念上认同学生中心,评价制度上聚焦产出导向,评价机制上推进持续改进。
在评价观念上有两个转变:从评教转向评学,从教学目标转向学习目标。在评价制度上聚焦产出导向,院校基本上形成了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目标达成评价的制度框架。初步形成了对应学生培养效果的课程目标、课程教学与考核。
很多专业和老师逐步探索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尝试制定认知、能力等方面的表现性评分标准。在评价机制上推进持续改进,师范类专业认证把过去粗放的试卷分析改造成比较精细的课程目标达成情况评价报告,还建立起了课程考核方式和内容的审核机制。
宋冬生教授指出,目前师范类专业认证在课程考核上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没有认识到课程考核的重要性,存在“一个目标、一讲到底、一张试卷”的现象。第二,毕业要求大多只关注知识掌握,能力达成证据不足。第三,课程考核中,知识多能力少,轻重不均、知能失衡。
宋冬生教授分析,课程目标考核出现“知识多能力少”的现象有三个方面的原因,第一,重教书轻育人;第二,重结果轻过程;第三,重理论轻实践。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进行改进:第一,聚焦认知能力,改进结果评价,促进深度学习,架好一道梯;第二,聚焦学习能力,强化过程性评价,促进自主学习,铺好一条路;第三,聚焦应用能力,注重表现性评价,促进应用学习,建好一座桥。宋冬生教授强调,形成性评价就是要让学生忙起来,表现性评价就是要让学生做起来,结果性评价就是让学生能起来。
报告最后,宋冬生教授提出,产出导向的评价是一个系统工程,他对学校的评价保障给出了四个建议:
第一,深入转变观念,解决“信不信”的问题(入心),回归初心,激发良心,从“对学习的评价”转向“促进学习的评价”与“作为学习的评价”。
第二,出台激励措施,解决“愿不愿”的问题(入行),学校要狠抓落实,切实破除“五唯”顽瘴痼疾。
第三,加强培养指导,解决“会不会”的问题(入手),加强教师评价能力培养。
第四,严格审核规范,解决“真不真”的问题(入规),严格考试管理。
没有评价就没有学习,有什么样的评价就有什么样的学习,评价很难、很苦,但是评价不是写出来的,不是套出来的,评价是改出来的,改出来才是实的,评价是真正做出来的,做出来才是真的,才能有真的“一践行三学会”的达成,才能够真正提升教书育人的本领。
【委员点评要点】
专家委员会委员、南京师范大学虞永平教授
如何更好地落实毕业要求,关键在课程,课程的评价重点在表现性评价、过程性评价。
为了做好评价,首先人人都要树立评价意识,真正把评价作为指挥棒,真正有利于“一践行三学会”的达成,要在学生身上真正落实。自我评价特别重要,认证如果缺乏了自我评价,就没有办法持续改进。正如华东师范大学戴立益校长所讲“任何一点改进都是建立在自我评价基础之上的”,学校层面要评价,专业层面要评价,老师层面更要评价。老师讲一堂课要对学生专业素养、毕业要求、对学生未来走向岗位有贡献,通过评价才能知道有没有这三个贡献。
质量绝对不仅仅是考试的成绩,有些试卷能判断的是知识,不能判断能力和情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专家讲质量是一个动词,就是不断发现问题,不断研究问题、不断改进问题的过程,也就是说质量是不断提升的。现在的质量不等于未来的质量,所以要不断研究问题、发现问题。我们要关注学习者的发展,同时要研究支持和促进学习者的发展。
在参与学校认证过程中,能看到有的学校真的在研究学生,在努力地去支持学生、促进学生,这些构成质量的根本要义,如果缺乏这些,质量就成为静态的了。
从一定程度上来讲,评价过程当中还有很多问题需要研究,未来各位委员、各位专家将共同对产出评价中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找到切实可行的解决路径,形成系统策略,这将会推进师范类专业认证工作更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