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晓梅,硕士研究生,副教授,山东省烟台市人。2008年毕业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赴加拿大菲沙河谷大学进修,2017年至2018年在陕西师范大学做访问学者。2019年起,在陕西师范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现任陕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西安翻译学院第三届学术委员会委员、西安翻译学院教务处处长。主要研究方向为翻译理论及教学,讲授课程有《现代大学英语》《高级英语》《英汉翻译》等。担任2门省级一流课程负责人,近年来主持和参与的科研及教改项目26项,其中省级项目12项;发表科研论文21篇,其中核心期刊8篇;参与出版教材6部,其中《翻译实践短文精选》2016年获陕西省优秀教材一等奖。先后获第十五届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二等奖、西安市“最美女性”、西安翻译学院第八届教学名师等20余项荣誉。
当老师:从爱与尊重开始
2008年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毕业后,秦晓梅来到西安翻译学院,当了一名普通的专职老师。平时,她比较喜欢琢磨语言学和翻译理论。在她看来,高校是理论研究的重要阵地,也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选择在高校工作,不仅有机会学习先进的学术研究成果,还可以把优秀的学术思想传播给更多的人,从而去影响更多的人。
作为一名高校教师,教书育人是职责所在。在日常的工作中,秦晓梅把“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作为自己的职业追求。她认为,要想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必须有一桶水。想当一名好老师,首先要有良好的教育哲学素养。“教育中的‘爱’从尊重开始。只有尊重学生、理解学生,才可以选择最合适的教育方式。”秦晓梅说,为人师表既要有人文精神,又要有良好的个人素养,要有人格力量。在信息技术背景之下,还要有对教育教学较强的反思力和师生互动能力。其次,要有深厚的专业素养,既要掌握精深的学科专业知识,又要不断提升并优化学生的学习动力,提升学生的自我效能感。要掌握学生的认知与思维发展规律,要有优秀的课堂教学能力及先进的教学方法,能将知识通过转化传授给学生。
提起秦老师,学生们赞不绝口。高级翻译学院翻译专业史菁毅同学说,“秦老师的课活动多样,效果生动,非常引人入胜。尤其是对句型的讲解细致扎实,每节课都有满满的收获感。”“老师性格温柔、开朗,特别注重师生互动,非常喜欢跟我们交流。她的一些观点、理念很超前,是一个健康向上的好老师。”霍红婷同学兴奋地说,老师课后也很关心他们。疫情期间,老师会特意叮嘱他们注重做好个人防护,并为他们普及相关防疫知识。
谈及指导学生参加职业技能大赛的那段经历时,秦晓梅深有感触,“最开始觉得学生写的东西差距太大,需要不断地修改。临上台前,依然觉得没有达到理想状态,这时就会非常焦虑。等学生真正上台后,突然发现他们在台上的表现超出预期的好,一个学期的教学成果在那一片刻得到精彩展示,给人感觉特别惊艳。”那时,她就觉得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学生的努力也让秦晓梅感动,“非常能吃苦,只要老师提要求,再难他们都能坚持下来。”所以,在她看来,经过大赛历练的学生,成长的速度非常快。“作为教师,能跟学生不断的沟通和交流,是一件快乐的事。”秦晓梅说。
做学生:导师教诲铭记于心
每个人的成长路上,都离不开老师的悉心培养。令秦晓梅记忆深刻的一件事,是一个关于“C”的故事。
读研期间,秦晓梅师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秦荻辉教授。秦荻辉教授把几十年的英语教学跟工科相结合,创办了科技英语,并在科技英语语法和科技英语写作研究方面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秦荻辉教授上课时会要求学生每周完成一篇科技英语的翻译。对于翻译作业,秦晓梅觉得,不就是翻译嘛,跟以前做的好像也差不多,就像往常那样翻译了一下。结果那次秦荻辉教授给她打了个“C”,也就是及格。导师平静却很严厉地说,“如果你平时不认真,不严格要求自己,将来这种错误造成的损失是特别大的。尤其是做科技翻译,当涉及到一些相关领域的时候,一个小数点造成的损失可能都是没有办法挽回的。”
秦晓梅听后非常惭愧,“就觉得那个C特别的刺眼。所以那份作业,我一直留到现在,有时候还会翻出来看看”,以此时常警醒自己,要养成严谨细致的工作习惯。
抓教学:好的课堂永远在路上
从教十三年来,秦晓梅怀着敬畏之心,努力为学生上好每一堂课。在课堂上,她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精心做好教学设计。她说,在教学的过程当中,要做一个有心人,学会发现和梳理问题,并把问题记录下来,把它们凝练成一个个关键词,课后再到网络上去搜集或者学术界去查阅资料,这样会发现有很多之前的研究成果,这些成果对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具有重要的借鉴和促进作用。
在教学中,秦晓梅非常注重教学与实践的融合。“有些东西写在书本上是一回事,要把它真正运用到课堂上是另外一回事,因为面对的学生不同。任何一种教学方法在应用时,都需要根据学生学情做出一些微调。”所以,她不断学习先进的教学理论,认真研究翻译教学模式,并将其融入自己的课堂。
2014年,秦晓梅赴加拿大菲沙河谷大学进修。“当时课程特别多,有机会学习一些比较先进的教学模式和理论。其中有一个BOPPS教学模式,至今还有很多人在研究。”她说,其中有一个老师给她留下深刻印象。这个老师上课时说话很少,每节课不会超过10句话,但是到现在她仍然清晰记得老师讲解课文时那些诗歌里的花、鸟所代表的意象。经过认真反思,秦晓梅领悟到,老师的教学方法就是以问题为引导,然后问题一环扣一环,启发学生不断去思考。“问题的设置不是特别难,比学生平时的认知水平稍微高一点点就行。”
回国后,秦晓梅把这种先进的教学模式应用到自己《高级英语》的课堂上。经过大胆尝试、不断改革,她慢慢摸索出适合我校翻译专业学生的教学方法。每次上课前,她会将课文分成几个部分。每个部分大概设置5-7个问题,然后将这些问题发到学习通上,提醒学生提前预习。上课时,她会将全班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有4-5人,大家以问题为导向开展讨论,然后各小组派出代表呈现研讨成果。小组成员之间分工协作,共同完成。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常常会碰撞出思想的火花,这些可贵的思想碰撞对学生而言大有裨益,对她的教学改进也具有一定的启发。“好的教学方法它的效果可能一时半会儿呈现不出来,但它对学生的影响却很深远。毕业多年的学生有时会跟我聊起,课文中的情景会在某个瞬间在他们眼前生动重现,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由于教学方法灵活,课堂气氛活跃,秦晓梅得到了师生们的一致好评。但她却说,“好的课堂永远在路上。”
2016年6月,她获评西安翻译学院“教学名师”。这既是对她多年大胆进行教学改革的一种肯定,也是激励她成为一名“好老师”的不竭动力。
做科研:过程很难,但仍要坚持
来校工作之前,秦晓梅曾有过一段短暂的企业翻译工作经历。当她发现自己的理论积淀已经无法满足工作的需求时,毅然决定继续深造。攻读研究生期间,秦晓梅选择了具有浓厚兴趣的外国语言学及其应用语言学专业,期望自己可以在理论研究方面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在教学工作之余,秦晓梅积极投身科研工作。谈及做科研,秦晓梅坦言“太难了,有的时候真的不想做了”。不管是处理数据还是教学设计,都需要不断研究调整,光课题申报就要几经打磨,特别耗费时间。但她深知,在这个滚滚向前的时代大潮中,做科研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慢进亦退。虽然过程艰辛,但自己却能从中学到更多的理论知识,从而可以更好地反哺教学。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经过无数个夜晚的挑灯苦读、辛勤耕耘,秦晓梅在科研方面也有了一些收获。2014-2021年间,由她主持和参与的科研及教改项目26项,其中省级项目12项;发表科研论文21篇,其中核心期刊8篇;参与出版教材六部,其中参与编写的《翻译实践短文精选》2016年6月获陕西省优秀教材一等奖。
谈学校:这是一个和谐奋进的集体
对西译的初步印象,来自秦晓梅刚入职培训时观看的学校宣传片。她说,老院长的创业精神让人感动。自丁晶继任董事长以来,传承了“敢为人先、无私奉献、爱生如子、厚德敦行”的西译精神。尤其是疫情期间,学校免费为全校师生做核酸检测、为学生减免住宿费、举办隆重的云端毕业典礼,为学生提供最优质的成才条件,让他们拥有最美好的大学回忆。学校不忘教育初心,牢记育人使命,自强不息、不断进取,将“爱生如子”贯彻落实在育人的方方面面,使得西译能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发展。
说起同事们,秦晓梅如数家珍。因为十几个小时的连续工作,有的同事握鼠标的手都肿了;因为上报材料紧急,有的同事常常通宵达旦地工作;教务处事务繁杂,千头万绪,同事们恪尽职守、任劳任怨;疫情期间,老教授们为了给学生上好网课,全家总动员……大家的每一点付出,秦晓梅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她认为,这是一个和谐奋进的集体,同事们工作都很努力,他们身上体现出的“西译精神”,可以潜移默化地去影响和感染更多身边的人,“西译精神”真的可以生生不息。
说加班:很累,但我们很欢乐
2019年11月,秦晓梅被聘任为西安翻译学院教务处处长。作为一个有着两万余名师生的高校,教务部门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不仅要保证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而且要保障学校整个教学工作的正常运行及教学研究的顺利开展。秦晓梅深感身上的担子沉甸甸的。在她看来,当专职老师时,她是从一个教师的视角看待教育教学的,她的眼界是有局限性的。而今站在更高的平台上,使她的视野更为广阔。这个平台给了她全新的触动,使她得以从一个全新的视角认识教育教学。
上任之初,她便根据教务处工作实际,进行了一系列改革:首先是规范了工作流程,要求教务处每两周召开一次工作例会,定期汇报沟通工作;其次,对于上级下发的文件,要求教务系统的人员要先学、弄懂、吃透;第三,为避免学生跑冤枉路,提高办公效率,她对办公室格局进行重新规划调整。每当接到新的工作任务,她总是率先垂范,带领教务处的同事马不停蹄、一路扬鞭向前奔。
作为全校最重要、最忙碌的单位之一,加班加点几乎是教务处同事们的“家常便饭”。大家仍然清晰地记得2020年的暑假,因为工作需要,教务处全体同事整整加了一个多月的班。大家每天早上第一个在办公室见到的人都是秦晓梅,风雨无阻。
“待人随和,平易近人,关心同事,认真细致。”“工作思路清晰,条理分明,要求严格,语言表达能力和业务能力强。”谈及秦晓梅,教务处的老师们一个个打开了话匣子。李老师说,“由于加班没有校车,我三天吃住都在学校,秦处长就让我晚上回家看看,第二天打车上来,她给我报销车费。当时就觉得特别感动。”这件事秦晓梅已经不记得了,但李老师仍然记忆犹新。她的勤奋及严谨,她的朴实与无私,深深地打动着同事们。
一个管理着四个科、几十个工作人员的教务处处长,却事必躬亲、冲锋在前,她不累吗?秦晓梅却灿烂一笑,“很累,但我们很欢乐”。她觉得自己到教务处的时间不长,每次加班对于她都是一个很难得的学习机会。她很珍惜这种机会,并从周围同事们身上也学到了很多东西。
展未来:树立终身学习理念
在高校里,教育教学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教务处的工作水平对整个学校的发展至关重要。秦晓梅认为,在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整个教育教学的发展速度非常快,尤其是从2018年到现在。作为教务管理人员,如果不注重学习,很难支撑整个学校的发展。所以,要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务管理人员,首先就要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只有这样,才能勇立时代潮头。其次是传承好西译大学文化,要与时俱进、继往开来,通过学习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业务能力。
2019年起,秦晓梅开始攻读陕西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读博期间,使得她有机会看到一个更宏大的学术圈,这也使她对于学校的发展有了新的认识。秦晓梅表示,在陕西高校中,我校的外语类优势仍然突出。今后,将集中精力做好学校国家一流专业的申报工作,围绕专业动态调整、人才培养方案调整、课程体系设置、教育教学改革以及评价体系改革、实践教学等工作不断进行完善。落实好学校发展“十四五”规划,争取在一流课程建设方面取得突破。未来,也希望可以为学校在教育教学的规律和理论研究方面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谈及家庭,几年没下过厨房的秦晓梅一脸内疚,“这几年把陪伴家人的时间都挪出来忙于工作和学习了,今后除了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争取博士顺利毕业外,希望可以有一些时间陪陪家人。”
这就是秦晓梅——一个严于律己、关爱学生,为学生树立了“德才兼备”标杆的老师,一个自立自强、拼搏奉献,向社会展示积极向上正能量的新时代“最美女性”。她以一片丹心,托举无数有志青年实现人生梦想;她以对教育事业的忠诚和热忱,生动诠释了一个教师的责任与担当,谱写出一首绚丽的青春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