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他们坚定理想信念,培育青年英才;他们秉持高尚师德,以身示范;他们专注教学科研,提升育人能力;他们坚守教育初心,勇挑育人重担。他们是辛勤的园丁,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国之栋梁的培育者,也是西译最可爱的人。
多年来,西译教师始终坚决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践行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重要使命,教书育人,呕心沥血,敬业奉献,关爱学生、潜心育人,为人才培养和学校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9月10日是我国第 38 个教师节。近期,宣传部将对学校评选出的2022年度“师德标兵”——李鲜花(2022年陕西省师德标兵)、毛青、张莹、杨高峰、张军、李晓楠、谢颖7名教师的先进事迹进行宣传报道,以此激励全体教师以他们为榜样,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立教,争做新时代“四有”好老师,为西译教育事业和学校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张军,男,汉族,出生于1982年9月,陕西安康人,副教授,现任西安翻译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新媒体与产品设计系主任,西安水彩画学会会员。硕士毕业于湖北工业大学,研究方向为新媒体与环境设计。主讲《建筑初步》《设计表现技法》《造型基础》等课程,发表论文20篇,其中核心期刊10篇。主持科研项目10余项。水彩画作品《小伙伴》入选陕西省教育厅庆祝建国六十周年书画展;版画作品《息》获首届高校美术·设计大赛二等奖;荣获学校2012年度“优秀教师”称号;荣获学校“三个一工程”2014学年“中青年骨干教师”称号;荣获绚丽年华第六届全国美育成果展评“优秀指导教师”称号;荣获“新港杯”第十六届西安国际家具设计大赛“设计金奖”优秀设计指导教师奖;指导学生在创新南山2015“创业之星”大赛获得全国大学生组三等奖;指导学生在“陕西省第十届室内装饰设计大赛”荣获省级铜奖以及“优秀指导教师奖”;指导学生在第十届“挑战杯”陕西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大赛荣获省级铜奖;指导学生在“陕西省第六届大学生艺术展演”获省级银奖以及“优秀指导教师奖”;荣获西安翻译学院2020年度“科研新秀”奖;荣获“2021陕西·西安双创周第四届大学生文化创新创意大赛”优秀指导老师奖。
心心在一艺,其艺必工;心心在一职,其职必举。纷繁百业,骈肩叠迹,在千差万别的岗位上总有脱颖而出的佼佼者。教师这份职业是光荣而伟大的,他肩负着漫长历史进程中人类的启智、传道、授业、解惑之重任。来自艺术与设计学院的教师张军就是这一职业中的佼佼者,其艺工,其职举,其德高,其真善,值得西译青年教师学习。
尽小者大,慎微者著
张军是一位谨慎且有责任心的青年教师。他的“谨慎”和“责任心”主要体现在日常工作中,尤其在日常教学环节中。他主张采用启发式和弹性尺度的教学模式。“因为每个学生的层次不一样,他所擅长的领域不一样,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喜欢采用一对一的辅导方式。可能我给甲同学和乙同学讲的内容都不一样,因为甲需要在这方面得到指导,乙又需要在另一个方面得到启发。我会根据每个学生不同的情况,给他们进行差异化的辅导,这是我认为比较好的教学模式,而且实践效果也是比较理想的。”谈及差异化教学,张军认真且自信。差异化教学的确获得了良好效果,因为从学生们参加的比赛等级以及获奖等级的提升就显而易见。
差异化教学,对于学生来说是一对一专职辅导,效果自然很好;但对老师来说,却需要花费多出几倍乃至几十倍的时间和精力。“辛苦肯定是辛苦,但作为老师就要对学生负责任,对课堂负责任,对自己的良心负责任。在这样的一种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同学们都能凸显出自己的一些特色和长处......从作品中反映出来,而且作品能够脱颖出来,能在一些比赛中取得更好的成绩。比如,在所获得奖项方面有了提升,或者说参加一些更高级别的比赛还能入围获奖......作为老师,我真的特别欣慰,那一刻觉得咱的学生真的很棒,我们付出多少都值了!”谈及此处,张军的脸上绽出纯真的笑,这应该就是作为一名负责任的教师最大的幸福。
人生最大的幸运就是遇到一位好老师。而像张军这样谨慎对待教学的好老师、负责且具有良知的好先生,任何学生都会有“得之我幸”的温暖与感动。
张军在工作室为学生授课
循梦而行,向阳而生
教师是张军人生职业中的一个重要选择。高中2年加上大学13年的教龄,让他越来越觉得自己特别适合当老师。“我从事这个职业不是为了发财,虽然现在社会上很多搞艺术设计类的工作薪水丰厚,但我单纯只想从事一个我热爱的也适合我的一个职业,所以我走入了课堂,这个真的是实实在在的说法。因为很多精神上的富足,不可能用金钱买到。”张军讲述着自己的职业选择,闪亮的眸子里映射出坦率。“含章未曜,纷华不染”恰是对他看淡金钱、活出本真的写照。
张军在授课时,始终将德育贯穿于课堂中。“我们从事的一种艺术设计、美术创作,都是为人民所服务的,所以我提倡为人民设计,为国人设计,提倡的是能够体现我们中国传统文化、体现东方文化、东方文明的一种艺术创作,这是我在课堂上始终贯穿的一种思想。”他如此说,亦如此做。在他的《中国画与书法》课程教学中,他会去讲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引导学生站在一种宏观的角度去认识中国文化;讲解中国画在世界画坛的地位,解释中国画的名称来历,引导学生在意识形态和审美领域里,应该如何切入到我国传统文化中去深入地理解它。“中国画代表了一种东方文化、东方艺术形态。文化是对民族的一种宣扬,而且应该是民族最本质的一种特性。作为中国人,我们更应该深刻了解我们民族的本质特性。”张军如行云流水般讲解着自己在专业教学中的沉浸式德育教育,话语间也透露出自己深深的爱国情节。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老师不仅需要有广博的知识,而且其一言一行都将关系到学生的健康成长。“我在一个师范院校里看到一句话——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在我的教育历程中以及我的从教历程中,这个词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也一直鞭策着我、指引着我,应该怎样去做好这份职业。教师,就应该在自己所教授的知识方面具有深厚的功底,更要有良知、有责任心,了解学生心理,掌握与学生交流的正确方式。”谈及为人师表,张军将切身的体会娓娓道来。
选择了梦想,就毫不犹豫地去追逐、去行动、去尽心尽力。所谓为者常成,行者常至。张军在从教的道路上,真情投入,全力奔跑,以积极阳光的工作态度,逐渐成长为西译青年教师的榜样。
张军带同学们到户外写生
云程发轫,培风南图
凡益之道,与时偕行。张军在教学改革方面勇于探索、努力创新,不仅成功申报了国家教改项目2项,还参与申报国家教改项目1项。在谈及教改时张军说到:“我很赞同传统教育,因为那是一代代教师历经多年积累起来的宝贵教学经验,完全走出传统教育模式,以全新的方式来教学的话,势必存在问题。但是对教育的发展而言,肯定要去尝试、去做一些教育改革。一开始我也有一些矛盾,但还是努力踏出了这一步。因为学生所处的时代背景、国家发展阶段、社会需求均发生了变化,因而需要相应的教育改革来培养出适应社会和国家需要的人才。这势必要求教师必须走出教改这一步。”张军不仅赞同教改、付诸行动,他还将自己定位成为西译教改的先行军,“我认为一名好的教育者,应该有自己总结出来的一套比较完善的教学体系。所以,我在这一块想做出一些突破。”本着“教学手法自成体系”的目标,张军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力求研究一些自己擅长同时也能适合提升学生专业素养的方式方法,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效率。“比如说我采用讨论式的教学模式,还有就是‘师傅带徒弟’的教学模式,你真实的在表达或者在给学生传授的过程中,他会看到你所做的每一个动作、画的每一个线条、调出的每一块颜色,这就能把你的东西实实地教给学生。在此基础上就是理念的一种传授,不能够拘泥于一个框条条框框,或者说是教材中所限定的一个范围,而应该站在时代的前沿,在艺术发展的动态中去捕捉最新的信息。老师要告诉学生,应该在艺术创作过程中怎样去开拓自己的思维,创作出更好的作品。”谈及专业领域的教学,张军滔滔不绝。
作为西译的一名青年教师,张军有目标,有行动,有想法。他希望自己能成为传承西译老教师们敬业精神的新一代青年教师。“印象最深的是一位兼职老师赵惠斌,是一位非常敬业的老教授,我跟着他学习手绘教学技能,真切感受到老一辈教育工作者那种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和过硬的专业技能。在教学过程中,无论他面对什么样的学生,他都一丝不苟地教学传授,把他毕生所学毫无保留地教给学生......每一节课都讲得非常扎实,45分钟的课非常饱满,这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也引发了我的一些思考。我觉得我应该去学习老教授的优秀精神,把这种优秀的敬业传统继承下去,也能让我们西译的青年教师,把优秀的教育风采发挥出来。”
以“真善美”评价艺术类专业学生的张军说到:“学艺术的人更喜欢一种质朴的感觉,质朴的东西。尽管他的外表是张扬的,个性是释放的,但那是对‘真’的另外一种表达,就是真切地表达自己喜欢的东西,比如一种靓丽的色彩、流畅的线条,表达的非常真实,毫不掩饰。”听完张军的讲述,回溯他教书育人的所做所思所想,其实,他自己又何尝不是“真善美”的化身。
一善染心,万重真情,作为西译青年教师中的奋进者,张军始终以执着而本真的姿态奔赴在西译教育教学的前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