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福利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深入发展,围绕高素质人才和科技制高点的国际竞争空前激烈,拔尖创新人才和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已成为增强与提升国家科技竞争力的关键战略资源。然而,单纯拥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对于人才培养来说远远不够,还必须将这些知识转化为实际的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能力。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明确指出:“完善学生实习实践制度。”实习实践既是应用型人才培养不可或缺的核心环节,也是大学生连接理论与实践、实现知识向能力转化的重要途径,更是帮助他们顺利过渡到职场并融入社会的关键桥梁,因此正日益受到高校、师生以及用人单位的广泛重视。
回应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新需求
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普及化阶段,“量”的问题已不再是矛盾的主要方面。随之而来的是,家长和学生愈发关注增量教育与投入产出比。由于个体差异、成长环境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学生在身体素质、天赋性格、学业基础等方面均展现出不同程度的差异。增量教育,即在学生原有基础上,通过接受差异化教育而获得的超出预期的成长与进步。与此同时,教育的价值取向也在发生深刻变化,从“知识为本”逐渐转向“能力为要”,并进一步趋向“重在增值”。特别是在人工智能时代,信息的平权化、便利化、私域化特点,促进了知识的可迁移性、可迭代性和可升维性,我国高等教育由教师为主导的知识传授体系逐渐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能力构建体系。
在上述因素的影响下,我国高等教育正经历着新的供给侧重构,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学业认同向就业认同转变,二是知识认同向技能认同转变,三是学历认同向能力认同转变。家长和学生的关注点正在从“能否完成学业、学习了什么知识、能否获得学历和学位证书”,转向“能否学到一技之长、能力是否得到提升、未来就业情况如何”。
相应地,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也在从传统三要素——知识、素质、能力,逐步向新三要素——知识探索、能力建设、人格塑造转变。实习实践制度化可以有效解决我国应用型高校所提供的技能类型与生产实际需求错位、工业技能培训不足,以及大学毕业生技能与市场需求脱节等问题。
保障应用型人才的核心能力培养
知识可以通过传授获得,但技能的提升却离不开实践的锤炼。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必须依靠产教融合、校企一体化的实习实践模式来实现。
当前,应用型高校应当明确“定向”于行业需求、“定性”于专业特色、“定型”于应用导向、“定位”于教学实践、“定格”于实践能力的培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守实践为基、能力为要的人才培养思路,侧重实践环节,提倡理实一体化课程,鼓励产教融合和校企协同,为社会培养基础实、上手快、实践强的高素质应用技术人才。具体来说,可以将优化验证性实习实践、综合设计性实习实践和创新性实习实践相结合,构建一个渐进性、融合性、规范性的实习实践制度,进一步迭代实习内容、优化实践形式,完善实践能力进阶体系,突出核心能力培养,确保实践教学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及各环节。
完善学生实习实践制度是育人方式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用型高校应将其置于更加突出的位置,统筹谋划,让学生走出教室、走出宿舍、走出校园、走出城市,到“一线战场”去研究解决“真刀真枪”的问题,从而锤炼出“货真价实”的实践能力。此外,还应增设专业认知前置、职业生涯规划前置、就业体验前置等人才培养环节,使学生在大学一年级就能深入了解所学专业及未来就业情况,制定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并通过实习和实践提前获得就业体验,这样才能真正强化应用型本科教育。
重构产教融合实习实践教学体系
当前,我国亟须加大力度培养高技能人才,提升他们在技能劳动者队伍中的占比。加强大学生的实习实践能力、创新精神以及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是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为国家输送高素质技能人才的关键举措。
对于应用型高校来说,一是要重构产教融合实习实践教学体系。大学一年级,侧重基础实验操作和职业生涯规划,培养学生的基础技能、专业认知和创新意识;大学二年级和三年级,侧重理实一体、以赛代学、岗位认知,培养学生的设计开发思维、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大学四年级,侧重生产实际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生产实践能力、就业岗位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是要出台并修订实习实践管理办法等相关制度,明确企业参与实习实践教学的具体机制,废除无标准、无流程、无考核的实习实践环节,清晰界定教学概念、基地建设要求、教学管理流程、教师具体职责以及成绩考核方式等内容。通过这些制度,确保实习实践能够使学生深入了解社会,获取与本专业紧密相关的实践经验,巩固所学专业理论知识,培养专业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从而促使学校教育更加贴近社会需求,更好地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作者系湖南信息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民建中央科教委员会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