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董事长致辞
研究中心简介
中心领导
研究指南与项目
指导委员会
研究队伍
媒体集萃
新闻动态
西译新闻
研究中心动态
西译教育参考
校外资讯
审核评估
学术动态
智库观点
教育资讯
资料下载
研究之外
丁祖诒专栏
媒体丁祖诒
访谈丁祖诒
追忆丁祖诒
解读丁祖诒
董事长专题
校内活动
校外活动
媒体报道
西译之星
校友之星
学子之星
教师之星
教育世家
西译视频
政策研究
政策解读
政策查询
校史档案
史志编研
史料征集
数字档案
西译文库
纪念专题
加盟报名
在线留言
联系我们
网站首页
>>
学术动态
>>
研究之外
>>
查看详情
出实招引导年轻人加入养老服务业
2025-03-24 10:35:56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养老问题成为热议的焦点。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完善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政策机制。
作为养老服务行业的“95后”从业者,笔者切身体会到同龄年轻人对养老服务业的抗拒。现实中,养老服务业从业人员年龄普遍偏大、比例偏高,结构性矛盾突出,问题究竟出在哪里?
瓶颈之一是社会偏见影响从业者的职业价值认知。受传统观念影响,养老服务常被认为是“伺候老人”的工作,社会认可度不高,导致很多高校养老专业的毕业生因怕“丢面子”而拒绝对口就业。一些已在养老机构入职的员工甚至不愿向亲友透露职业信息。而在德国等国家,“老年护士”的社会地位排名靠前,从业者可以获得欧盟认证的“老年护理专家”证书,平凡的职业被赋予崇高尊严。眼下,迫切需要加大宣传力度,展现年轻人运用科技赋能传统护理的职场新形象,增强养老服务的职业吸引力。
瓶颈之二是行业薪酬整体水平不高。在老龄化非常严重的日本,养老服务行业从业者的收入可以通过“介护保险”制度得到保障,另有“照护休假补贴”“夜班专项年金”“情感损耗补偿金”等制度同步跟进,值得借鉴。2023年4月,深圳市曾出台《深圳市养老机构从业人员补贴试行办法》,对养老机构的全职从业人员实行入职补贴和岗位补贴。其实,除了给予直接的薪资补贴,未来如果养老机构从业人员的服务年限能与退休金挂钩,退休前的服务付出能够转化为自己年老时的福利积分,养老服务业潜在的职业吸引力或会大增。
瓶颈之三是晋升通道不畅通。众所周知,职业前景与薪资提升同等重要。目前,我国绝大部分养老机构均未设立管理培训生制度,导致“90后”护理主管占比严重不足。同时,由于缺乏与护士资格对等的“养老护理师”职称体系制度,也是该行业吸引力不够的重要原因之一。日本建立的“介护职员→介护主任→机构管理者→区域统筹官”逐级晋升体系值得借鉴。我国也有地区的养老企业试点“智慧养老工程师”序列,让年轻员工负责智能防跌倒系统调试、数字疗法应用等创新板块,为其提供丰富的职业发展机会和晋升通道,使员工留存率得到很大提升。当前,建立养老机构“双通道晋升制度”,打通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康复医院的岗位之间的流通渠道,值得探索。
破解养老机构年轻人“不愿来、留不住”的困局,需要出实招、打“组合拳”,构建“尊严重塑—待遇激励—成长赋能”的三维支撑体系。当养老护理员能体面地说出“我愿以年轻的我陪伴年老的你”,养老服务行业方能突破陈旧叙事,吸引更多青春力量的加入,让更多银发老人获得温暖照护。
(作者系苏州工业园区健康养老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工作人员)
标签:
养老服务业,两会
丁祖诒教育研究中心
陕ICP备2022003684号-1
电话:86-29-85893146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太乙宫街办太乙正街182号
技术支持:
丁祖诒教育研究中心
网站首页
新闻
搜索
购物车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