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董事长致辞
研究中心简介
中心领导
研究指南与项目
指导委员会
研究队伍
媒体集萃
新闻动态
西译新闻
研究中心动态
西译教育参考
校外资讯
审核评估
学术动态
智库观点
教育资讯
资料下载
研究之外
丁祖诒专栏
媒体丁祖诒
访谈丁祖诒
追忆丁祖诒
解读丁祖诒
董事长专题
校内活动
校外活动
媒体报道
西译之星
校友之星
学子之星
教师之星
教育世家
西译视频
政策研究
政策解读
政策查询
校史档案
史志编研
史料征集
数字档案
西译文库
纪念专题
加盟报名
在线留言
联系我们
网站首页
>>
学术动态
>>
智库观点
>>
查看详情
高校微专业如何发挥大作用?
2024-04-10 08:53:52
“公务能力与公务员文化素养”“全球治理与国际组织人才培养”“虚拟空间文化生产与管理”……这些都是高校开设的“微专业”。
近年来,“微专业”在高校中火了起来。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微专业”并未进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其建设与发展全是高校的“自选动作”。
没有官方的“扶持”,“微专业”拿什么吸引年轻人自愿参与?高校已开设的这些“微专业”又能够走多远?专家表示,“微专业”是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最新探索。而“微专业”的发展也需要接受“检阅”,进而得到完善。
特点
“小而精”课程紧扣前沿
近期,西南政法大学和中国重庆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发展研究院联合建设的“人力资源服务微专业”在西南政法大学正式开班。这也是全国首个系统培养人力资源服务领域本科大学生的“微专业”。
其实,近年高校推出的“微专业”一直被广泛关注。去年,“西南大学开设公务员专业”的话题曾一度冲上热搜。据校方介绍,该“微专业”全称为“公务能力与公务员文化素养”,整合了历史学、民族学、文学、心理学、社会学、行政管理学等学科及专业资源,是教授公务员和行政事业公务人员公开遴选所需核心知识的应用型专业。
北京青年报记者注意到,相较于传统意义上的专业划分,“微专业”课程多由5到10门、共20个学分左右的课程模块组合而成。“小而精”是其课程体系的显著特点,文科多紧扣国家政策,理科则瞄准前沿科技。
“微专业”虽被冠以“专业”之名,但在学信网等官方学位网站上却无备注信息,属于非学历教育,并不授予学位。与社会上各种考级考证的培训机构不同,高校开设“微专业”的初衷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同时让学生的专业与社会需求更对口,选择“微专业”的学生,虽不能获得学位证书,但能获得相应的学习证明及学分。
学生想多学点知识,可以选择辅修专业,学校为何还要新开“微专业”?
根据教育部对本科生辅修专业的规定,不少高校提出了这样的要求——所开设的辅修专业(学位)必须是学校现有的、具有学士学位授予资格的本科专业。而“微专业”则没有这些要求,即便高校没有该专业,也可以根据市场需求自主设置。
2022年,中国传媒大学12个“微专业”首次启动招生,共录取校内学生近400名。官方招生简章显示,其“微专业”旨在为学有余力的同学提供更多元的跨学科课程资源,为学生开拓视野、培养跨学科思维、提升社会竞争力提供支撑。
李一丁就是该校新闻学院的学生,她报名的是电视学院开设的“短视频创作”微专业,学制半年。
她之所以有此选择,源于大一时想报广播电视编导的双学位,但因为种种原因计划被打乱,“微专业”于她而言是个替代。“ ‘微专业’课程设置更加灵活,更突出实践,一些课程和双学位的授课老师也相同。”
理由
为就业或研究充当“跳板”
在清华大学,辅修课程证书项目就相当于“微专业”。
黄振宇是清华大学环境学院19级学生,他选择了数据科学与思维课程证书。该项目由清华大学工业工程系主办,统计学研究中心开设。
课程证书项目要求,只要是在校本科生,都可以参加并自主选课,需在毕业前完成学分要求即可申请证书。
黄振宇说,“这个项目中的课程有很多数学和统计类的课,比如概率论、统计推断、回归分析、多元统计、贝叶斯统计以及R语言编程等。”
对于选择这一“微专业”,黄振宇有自己的考量,他本身就对应用数学感兴趣,当下人工智能又是各研究领域最热门的方向,课程中学到的统计学和数据科学都是人工智能的基石。
报名后,黄振宇加入一个300人的微信大群,里面全部是和他一样修读该项目的同学。在他看来,“清华学生对这种课程证书还是比较热衷的。”
黄振宇认为,课程证书确实能为就业或做相关研究充当“跳板”;另外,因为不会影响主修专业的成绩,大家更能抛下学分和绩点的顾虑,用心去学自己感兴趣的东西。
虽然因为个人身体原因,黄振宇当时并没有完成课程要求的修读学分,没能拿到最后的证书,但他认为,这些课程带领着他跨入数据科学领域,也为研究生选择方向提供了思路。
“我现在研究生做的是人工智能嵌入环境模型,需要进行数据分析和预处理,‘微专业’的学习经历对我很有帮助。”黄振宇说。
黄振宇觉得,通常这类项目的实践性较强,需要学生进行大量应用与操作。能否将所学与未来发展相契合,是选择“微专业”的学生需要考虑的。如果相契合,它就会成为后期的助力;如果不契合,可能一时的喜好会逐渐被消磨。
黄振宇还认为,如果是以找工作为目的,可能辅修一个学位会是更好的选择。毕竟“微专业”证书是学校发放的,仅能证明参与者对该领域有所了解,真到了就业时,还要看用人单位认不认。
招收
有开班人数限制及资格审查
各大高校的“微专业”内容丰富,但招生的要求各不相同。李一丁介绍说,那年中国传媒大学“短视频创作”共招收30人,她报名比较早,在学校指定的二维码链接上填写了个人信息和申请理由后,并没有笔试面试等流程,就直接收到了录取通知。
2023年春季,她又报名了“传媒英语”微专业,招生20人,结果只有5人报名,就没能开班。
而在中国人民大学学生的眼里,该校的“荣誉辅修”就等同于“微专业”。人大的“微专业”会比一般其他院校的学业压力重些。
正在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就读的李佳珞,参加了本校开设的“微专业”——社会人口学院的定量数据分析方法及其应用的学习。
还在大二的李佳珞对于自己未来是选择做学术还是就业,她还在犹豫中。之所以选择这一项目,主要是为了提升自己本专业的能力,拓展一下视野。
“它对于我的主专业有铺垫作用。我们在课上会学到定量分析的方法。已经大二了,要开始科研的话,有这样一个系统化的研究方法学习还是比较重要的。” 李佳珞说。
相比正常课程,“微专业”招生时宣称的“小班教学、及时反馈、针对性强、拓展丰富,还有更多‘独家秘籍’”都是吸引李佳珞的点。
而她所选的这门“微专业”报名后,需要经过选拔,并非报了名就能上。
因为本身学习的是经济学,李佳珞和大多数同学一样,从大一就在准备国赛、美赛等含金量较高的数学比赛。所以,比赛中学习到的建模和数学理论,还有C语言、Matlab的应用基础等恰好成为她报名该“微专业”的敲门砖。
体验
需权衡主专业学习安排
学生们被选拔的同时,也在用各种指标和性价比衡量着“微专业”课程本身及授课的老师。最终对课程的体验感也并不相似。
李佳珞对于这个项目的期待是,老师能带着进行科研项目,或者能在寒暑假进行外出实践,最终带领学生有一些成果产出。
但实际课程上下来,李佳珞觉得“微专业”的教学方法和形式并没有太多创新点。一些课程也并未像宣传说的一样小班教学,而是和其他大类的同学一起上。她觉得,人数一多,老师就没法针对每个同学的疑问作出解答,体验感并不好。
此外,“微专业”的课程和她本专业的学习安排也有冲突。“我本专业上学期学了统计学,这学期‘微专业’又开了社会统计学,这两门课高度重合,用的教材都是同一本。”于是,李佳珞选择不修这门课,用之前的课程代替。
到了新学期,经济专业的必修课难度增大,为了给本专业预留出足够的学习时间,她又放弃了“微专业”中的另一门分类数据分析课程。
李佳珞表示,选定“微专业”后,除必修课外,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选修课,最终修够30个学分即可。
不同于一些学校开设的“微专业”只需修够学分就能拿证的情况,李佳珞还需要为所选的“微专业”提交一份毕业论文。
即便和想象中有所差异,李佳珞依然觉得自己确实学到了很多扎实的技能。比如,如何使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问卷设计,如何使用R语言和status。
“当时有一个大作业是让你抽取一个题目,然后选一个省做抽样。最后要抽到具体的村或者社区,每个地方抽多少个人。这些都需要自己去找数据算。” 李佳珞举例说。
解读
“微专业”将融入专业建设课程改革中
开设“微专业”,开始成为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一项重要探索。在教育学者艾萍娇看来,高校开设“微专业”的探索路径相对清晰,就是由各院系开设“微专业”,面向全校其他专业“招生”,由学生自主选择并组建一个微专业班。
与辅修另一专业不同,“微专业”的教学方式更多元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传统专业课程设置陈旧、与社会需求脱节的问题,能够促进学科交叉,培养复合型人才。
但小而美、小而特的“微专业”还只是少数学生的选择。要进一步推进“微专业”建设,也有难以回避的问题:何时能做到全校所有学生都上到自己感兴趣的“微专业”?随着“微专业”的增多,又如何使“微专业”教学与传统专业教学差异化?“微专业”的课程建设和传统专业课程建设怎么协调?
艾萍娇认为,过去20多年来,我国高校一直在推进完全学分制教学与管理改革。因此,开设“微专业”是推进完全学分制教学的阶段性举措。最终,“微专业”将融入所有专业建设的课程改革之中,成为各专业学生完成大学学业所需选修的跨学科课程学习模块内容。
“微专业”课时相对较少、课程系统性和约束性都相对较弱,是否真的能让学生具备专业能力?采访中一些选过微专业的大学生表达了自己的疑虑。
“‘微专业’的发展是一个动态演变过程,也需要接受‘检阅’,进而得到完善。”在重庆邮电大学创新创业学院副院长张挺看来,“微专业”的内涵与特征将随着行业、学术界和社会对教育质量的评价和反馈有个调整的过程。
他坚信,一些适应性强、认可度高、教学质量突出的“微专业”,很可能在未来发展为全新的专业。同样,一些看似“高大上”的“微专业”,也可能因组织实施不当被淘汰。
建议
激励优秀教师开发更新更优微课程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吴克明认为,“微专业”在国内高校的兴起有一定的时代性。由于专业对就业具有重要影响,每年高考后的志愿填报期间,高考生如何填报合适的专业都会成为社会热点话题。
在这一背景下,高校为了缓解热门专业的供求矛盾,纷纷采取应对措施。这其中就包括大家熟知的“专业调剂”政策以及近年来推出的“微专业”政策。
吴克明觉得,作为一个新生事物,“微专业”更偏向于职业性,在一定程度上为“冷门专业”学子提供掌握“热门”技能的机会,有利于他们扩大就业范围,提高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对促进大学生就业具有积极意义。
高校开设的“微专业”是否会变成4年制的“专业”?它的未来又会走向何方?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研究所副所长张家勇表示,“微专业”是高校应对数智时代挑战的有益尝试,是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最新探索,它可以作为全民终身学习的突破口,对校内外的学习者全面开放,为本校校友及更广泛的学习者服务,有可能重塑高等教育形态。
张家勇还建议,高校开设“微专业”应从以学科专业为中心,转向以学习者需求、时代需求为中心,同时要有配套的教育评价制度,激励更多优秀教师开发更新更优的微课程,缩短课程迭代周期,更好地与时代对接。
丁祖诒教育研究中心
陕ICP备2022003684号-1
电话:86-29-85893146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太乙宫街办太乙正街182号
技术支持:
丁祖诒教育研究中心
网站首页
新闻
搜索
购物车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