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把教育、科技、人才进行了“三位一体”的统筹安排,科教兴国战略中强调要推进“教育数字化”,为教育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2022年1月,国务院印发了《“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提出深入推进智慧教育。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怀进鹏在多个场合提出,要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推动实现教育数字化转型。教育数字化转型成为备受关注的新热点,也成为了教育改革实践的主要方向。
教育数字化是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支持教育在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等方面创新,推动教育流程再造、结构重组和文化重构,改变教育发展动力结构,促进教育研究和实践范式变革,最终实现人的全面、自由、个性化发展。我国经过教育信息化1.0和2.0的建设,数字技术与教育经历了起步、应用、融合、创新四个阶段,目前正处于融合与创新并存的时期。教育数字化要实现从起步、应用和融合数字技术,转向树立教育数字化意识和思维,培养教育数字化方法与能力,构建智慧教育发展新生态,形成数字化教育治理体系和机制,实现数字化支持教学法的变革,数字化赋能的评价方式的变革,推动教育范式的变革从“供给驱动”向“需求驱动”的转型。
新时代教研范式必须适应“教育数字化”发展需求,依托环境智联、数字融通、资源共享、定制服务,实现教研理念重塑、结构重组、流程再造、内容重构、模式重建。依托数字化通过有效教研活动设计可预测结果,对教育教学系统施加前置性“干预”,促进教育教学高质量的发展。
教育数字化带来教研思维的数字化引领
疫情暴发以来,我国率先开启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在线教育实践,在线教育也在这场危机中证明了信息化、数字化的价值与作用,这为加速教育数字化转型提供了重要依据。从线下转为线上、线下结合,从师生面对面交互变成人机交互。一是要着眼于服务差异化教学、个性化学习和精细化教学管理。教研范式必须要顺应时代发展之需,以数字化引领,注重应用为王,建立高清互动、虚拟仿真、智能感知教研平台,促进精准教学,助力合作式多场域伙伴学习,赋能于构建教育新生态。二是要致力于优化和升级数字化学习环境。借助5G、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从泛在互联、数据资源、平台云化等方面为教育教学赋能,变革教学和评价模式,推动教育体制和机制创新。三要着力于统筹推进数据融合融通。要积极打造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统筹学习、教学和管理过程中的大数据,建立教育大数据库,面向学生、教师和学校提供个性化的数据应用和分析模式,促进教育数据的贯通共享,组建精准化、个性化的教育定制服务。四要精心打造网络化、沉浸式、智能化的教研新模式。要探索基于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教学应用,构建数字技术融合的多元化教研环境,打造联通、开放、敏捷、个性化的新型数字化教研指导新形态,为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教育实践提供智力支持与动力。
教育数字化带来教研方式的体系化重构
当前,信息技术在基础设施上有了较大改善,大多数教师或学生都能够在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也会用信息技术检索信息,在技术设施供给方面,已经趋于成熟。但在使用技术与学生及他人实现有效互动,将教学任务与数字技术进行有效整合与开发,推进数字技术支撑下的教育定制化个性服务,助力实现“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氛围等方面,仍显得能力不足,效果不佳。一要实现基于数字化分析的教研形态的重构。要围绕培育师生数字素养和数字能力,提升使用数字化技术解决教育教学与学生学习中问题的能力,促进教研聚焦人机协作育人,聚焦数字化辅助学情分析,聚焦数字化辅助效果设计,聚焦数字化辅助教学改进,实现教研形态的重构。二要实现基于个性化服务教研模型的重构。要根据学习者的特点提供相适应的环境条件(包括数字化支撑的虚拟环境),支持多场景融合、个性化定制的教育与学习,建设以学生为中心、以服务为中心、以体验为中心、以数据为中心新的教学环境,要探索将智能学伴、智能助教等融入学习环境,为学生提供泛在的、多维的、零时差的、无边界的学习环境,提供更加适切的学习资源和教学服务。三要实现基于课堂教学的教研组织的重构。依托数字化,从教学内容、学习资源、教学过程等方面进行数据采集、分析和应用运用数字化多模态数据的分析,构建应用类数字技术课堂教学,探索基于各种生态的课堂教学过程数字化方式重组,要利用数据挖掘、模型分析、可视化交互等手段,形成多维度、全视角、动静结合的课堂教学新生态,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四要实现基于数据化评价的教研模式的重构。要制定教育教学活动中数据采集标准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和标准,推进学生综合素质数据全方位采集,促进数据的互联互通、相互印证。利用数字技术,对评价方式进行改革,优化组合基于数据的实证评价。运用智能化教学工具,实现教学过程的数字化,促进评价过程与学习过程的紧密结合,在学习过程中完成评价,因需处理、多元分析、精准应用、科学评价,形成可预期的教育教学结果的真实“画像”,使课堂教学过程的形成的数据可用好用,促进教育创新、教学改进、孵化面向未来的教育教学新模式。
教育数字化带来教研方式的系统化创新
教育数字化转型是全要素、全流程、全业务和全域的数字化过程。一是要建立基于数字化的教研协同机制。各级教研机构必须要与高校、数字研发机构、数字技术公司,与基层学校等相关主体之间建立合作教研协同机制。充分发挥利益相关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协力参与数字化教研,解锁各类数据技术在课堂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将课堂问题清晰化、可视化,通过靶向定位,精准诊断的分析和干预,优化课堂的教学行为,构建数字化教育发展趋势下的数字协助课堂教学模型,促进课堂教学方式的可持续改进,实现高性能课堂教学体系建设。二是要建立数据驱动的教育治理体系。建立统一、安全、便捷的教育教研数据交换通道,提升教育教学数据采集、分析、挖掘等处理能力,推动数据有序流动,实现跨地域、跨层级、跨部门数据共享,实现精细化的执行、实时化的监督、民主化的协调、人本化的服务。通过对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数据进行有效集成、萃取整合、深度序化、交换共享、信息分析等处理,形成一个能即时感知、互联互通、自动进行智能分析的教育动态化数据场,搭建具有特色的教育大数据信息分析框架,形成用数据思考教育发展、教育治理的思维方式,促进数字化驱动教育领域治理变革创新,支撑教育科学决策,推动教育流程再造,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是我国教育实现从基本均衡到优质均衡、从教育大国到教育强国的必然选择。我们要准确把握数字化转型的发展机遇,以教研范式的变革推动教育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支撑教育高质量发展,为建设教育强国创造新的红利。